《社畜人》以新鮮人的角度出發,主角起初根本不接受這種鳥事,還簡訊離職,視課長為神經病。但之後卻漸漸明白即使是此等惡劣環境,也能選擇積極面對、不失去自我的生存之道。

是這樣嗎?

備妥一個最起碼尊重的工作環境與條件,才敢在工作時間內要求對方認真做好份內的事,當然,在這樣條件下仍不好好作就開除了我曾以為這些都是基本款。但屢看社會新聞,血汗勞工、職員的情況依舊,結果環境不檢討,政府不思維,卻讓所有的人都變成《社畜人》思維,根本本末倒置啊。

01.jpg

這是講述上班族環境的漫畫。

作者不談如何抵抗大環境的不均條件,而是認為如果就是這樣,新鮮人要怎麼在職場上生存。

目前經濟不景氣、就業困難,企業條件也相形惡化,一人當好幾人用,工作無聊、份量重、低薪且責任制,根本血汗公司。但你不來自有人來,總是有人要錢不要命的(管他什麼理由),意思是,你不做這個工作,公司也能找人替代根本不被影響,可你不停地離職,下場是更不容易找到下一份工作(這裡說的是「上班族」,如果決定轉行去服務業、體力工則不在此限)。

《社畜人》以新鮮人的角度出發,主角起初根本不接受這種鳥事,還簡訊離職,視課長為神經病。但之後卻漸漸明白即使是此等惡劣環境,也能選擇積極面對、不失去自我的生存之道。

---

我的翻譯是,《社畜人》告訴你:『剛入職場,「自尊心」不要太強,就當自己是一個「賤人」吧。』

因為是賤人,才能先在此惡劣環境學習,並認為『加班是對公司的款待精神、客訴是消費者對公司的愛意、低薪是和節制的自己玩心癢癢遊戲』這種屁話,等假以時日自己學好功夫,再反過來管理這個環境。

這個比喻很類似過去社會裡的「學徒」概念,前幾年是幫師傅打掃、煮飯、應對進退看起來一點關係也沒有(大概鍛鍊體力、耐心及觀察吧),卻是打好工作基礎;第二階段是助手;第三階段才是獨當一面。書中舉例要成為壽司師傅也是「煮飯三年、握飯八年」。

三個階段講究一點就是『守、破、離』。守是忠於基礎,好好遵從老師所教導的基礎技能、動作與姿勢;破是在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應用方法;離是破的精進,擁有自己獨特的操作形式,通常也是管理階層甚至自行創業的階段。

不管是「守、破、離」或「學徒」,學習效法的「師傅」換成了「公司」,如公司的理念、資深管理者等。也是有用的,我想。對於以為只要就業就會被尊重的新鮮人們,或許提早認識殘酷的現實比較好。

02.jpg

BUT

我還是要說,早期社會的學徒制,不單單是技術傳授這麼簡單而已。早期社會貧困,孩子普遍沒錢讀書,學歷不高,這樣的人會去師傅家學一技之長學生存。這種關係除了利益交換也有人情義理,前幾年孩子幫師傅作家務,讓師傅可以專心製販,且孩子住在師傅家也減輕原生家庭負擔,後幾年技術傳授,孩子出師獨立,不忘師恩,最後「師徒一家親」,關係裡有人情、有道義、有責任,還有當時社會條件下的互助。

現在的「公司」並不是「師傅」,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追求利益才是優先,不存在道義與責任。《社畜人》的磨練術,雖說是無奈環境裡的生存之道,但會不會也暗示著只能個人努力,而不管社會該有的公平正義了呢?會不會就像最近勞基法的修改在資方與政府主導下,而產生的謬思呢?說什麼是勞工自己要多加班才能賺錢養家的。(201711月的新聞)

不是的,當工作環境與條件足夠生活的時候,多數人是想要下班的,想要有自己的時間。那是不得已的加班。

我的祖母聘請工人修繕房子時,除了工錢,也準備綠豆湯及點心供師傅休息時取用;曾是管理者的我,對兼職人員及工讀生,也備妥一個最起碼尊重的工作環境與條件(EX準時下班、分享食物、休息空間),才敢在工作時間內要求對方認真做好份內的事,當然,在這樣條件下仍不好好作我就開除了我曾以為這些都是基本款。但屢看社會新聞,血汗勞工、職員的情況依舊,結果環境不檢討,政府不思維,卻讓所有的人都變成《社畜人》思維,根本本末倒置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