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物館—發現與讚嘆 (二)看試片—義憤填膺 (三)急救—慌張與學習
(一)博物館—發現與讚嘆
我參加研討會,中間休息時去其他地方閒晃,發現後面有一間小型博物館。
類似日本的博物館,夢裡覺得是「手塚治虫」的個人博物館,館藏豐富、設計亮麗,我讚嘆沒想到台灣也有,以後不必跑國外看了。
博物館很小,另一處空間是手作教室場地,要另外收費入場,此教室再出去就離開博物館了。需要磁卡進場。
有位男孩剛完成教室作品,把他的畫畫貼在牆上。
換我了,我素描一位粗獷有鬍渣的男性臉(沒有樣本,自己在浮現腦中),也貼在牆上。員工表示這面作品牆是給手塚治虫老師看的,是種祝福。
我注意到牆上另一幅作品,是漫畫,畫功不精,但可以原創動作與分鏡,很厲害。
(二)看試片—義憤填膺
我跟一群人在看演出的試片。
演員(蔡淑臻形象—獨立自主有想法)演出「兼職員工」,她看自己演的卻一直在哭。
那個角色是帶頭反抗主管壓榨排班,反諷性不排班。但後來被算帳。
有一場壓抑的戲,角色獨處時才發現自己重要的物品被損毀,氣到彷彿吃到大便那樣氣炸,然後決定去跟主管嗆聲。
(三)急救—慌張與學習
我背了兩個人送急救,一小孩一大人,很急也很慌,我先送到我家。小孩雖昏過去但沒事,我放在家門口,但大人(女)卻是昏迷比較嚴重。全家人都在等待,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然後整個事件重來一遍,我背了兩個人送急救,第二次時我指揮家人叫救護車。家裡失智的祖父第二次時說了「怎麼樣,這不是那麼容易吧,不是關心就好」之類的話。我雖然擔心,但又知道結局是兩個人都會得救,所以我該想想前置期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三次還沒開始我就醒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