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的空間,包括距離與大小,基本以當事人為中心發展出一個「圓」的概念(圖二),在那個「圓」的半徑範圍裡,當事人可以覺察任何事的發生,包括物理性的動靜、人際關係的小動作與情感,並依此訊息決定自己下一步怎麼做。
這些雖是漫畫的想像,然並沒有離現實太遠,為對抗生活困境,每個人內心都有力量並發展出強大的應對方式。Viktor E. Frankl是存在主義、意義治療的心理學大師,猶太人的他被關進二戰納粹集中營,每天都面對生死的篩選,為了不讓心智崩潰,他發展出「意義的追尋」存活下來,可見人類內在力量的運作。
強大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從漫畫的啟發裡,我認為是,每個人如何創造出自己的「領域」與「法則」。「領域」是一個空間,可以掌握其中的所有事;「法則」則是自身能力的應用,妥善運用才能或特殊能力應對困境、解決問題。領域與法則的創造是一種自信能力。
圖:漫畫[獵人]的念
「領域」與「法則」(Field and Rule)
我自小超愛看漫畫,常在漫畫王裡泡整天,看一看也是有心得的。冨樫義博在1990年到1994年連載漫畫《幽遊白書》,到了後段〈仙水篇〉,戰鬥不再只靠力量,普通人身分的配角們發展出特異能力:模仿、讀心術、進入遊戲世界、不能說禁語…靠著它們也能與強大的主角們對戰。
海藤優(圖一)的特異功能是「禁語」,在他的領域內無法進行暴力行為,只要違反說出禁語,其魂魄就會被取走,對象包括自己。置身類似不能說「你我他」的遊戲,一說就輸了,於是強大的飛影被取走靈魂。
《植木的法則》是福地翼2001年至2004年的作品。在其中戰鬥的學生,每個人也有特殊能力,那是一條法則:「可以將A變成B」的才能,主角植木擁有「將垃圾變成樹」的才能,並將法則淋漓應用打贏對象。1985年的《聖鬥士星矢》,作者車田正美也說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及第七感,燃燒後就能發揮超乎想像的力量,青銅可以壓過黃金。
這些雖是漫畫的想像,然並沒有離現實太遠,為對抗生活困境,每個人內心都有力量並發展出強大的應對方式。Viktor E. Frankl是存在主義、意義治療的心理學大師,猶太人的他被關進二戰納粹集中營,每天都面對生死的篩選,為了不讓心智崩潰,他發展出「意義的追尋」存活下來,可見人類內在力量的運作。
強大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從漫畫的啟發裡,我認為是,每個人如何創造出自己的「領域」與「法則」。「領域」是一個空間,可以掌握其中的所有事;「法則」則是自身能力的應用,妥善運用才能或特殊能力應對困境、解決問題。領域與法則的創造是一種自信能力。
圖一:海藤優的領域
關於「領域」
領域的空間,包括距離與大小,基本以當事人為中心發展出一個「圓」的概念(圖二),在那個「圓」的半徑範圍裡,當事人可以覺察任何事的發生,包括物理性的動靜、人際關係的小動作與情感,並依此訊息決定自己下一步怎麼做。外向心理能量愈強的人,圓的半徑愈大,能掌握的訊息愈多,再往外推則為「公眾/社會領域」的團體交集處;內向心理能量較多的,則較專注自己內在的情緒變化(此點與榮格的心理概念「外向」「內向」的說法一致,只是將能量散佈的範圍描述為一個「圓的領域」)。領域是精神性的,但也會具像化:一個安全的地方(家)/一段安心的關係(親情),讓自己依靠那個具體的形象。
領域的功能:
1.領域可自我保護:
當受傷時,自信降低,能掌握的範圍也隨之減少,那個「圓」就會縮的很小,心理空間也是如此,但很小不代表沒有,我們會躲在那個小小但有安全感的地方,只剩內在領域,更嚴重時會關閉全領域,為自我保護不做任何接觸。
2.領域可向外探知:
如圖二,圓的覺察範圍像手持一盞燭光往未知的黑暗領域探索,理解後就像逐漸打開一份地圖,呈現出事物的全貌,探索成功視野更寬廣。RPG遊戲常玩的手法。
圖二:[圓]的覺察領域
關於「法則」
「法則」是自身能力的應用,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不同形式,稱之為「才能」或「特殊能力」以應對困境、解決問題。法則具操作性,也是自身判斷、決定的準則。
法則一樣分為兩種:
A.外向的現實能力:
關乎「物」的技術、專長、設計等工具性的操作;關乎「事」的協調、溝通、規劃等組織性的操作;關乎「人」的親密關係、群體、獨處等社會情感性的操作。
B.內向的想像能力:
想像、扮演、創造、補償,也兼具邏輯、故事、價值與美感。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AB是互補的,B有創造力,A有執行力,能在自己的領域內操作法則,那就相得益彰。領域與規則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有他專屬的應用形式。每個人的領域與法則不會輕易露出、亮出底牌,除非你真正了解那個人,才會逐步知道他是怎麼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舉例:當事人如何判斷陌生人要親近他?陌生人得被當事人的法則確認,獲准進入當事人的領域,那麼他才會被當事人接受為「友善的」,並逐步開放信任。
然而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清楚知道自己的領域與法則,多數人曖昧不清,且怕被拒絕被傷害而任由潛意識操作,導致杯弓蛇影,因模糊而誤解因投射而情緒化(俗稱腦補);也有的人以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實在別人看來他說的跟做的都不一樣,信奉的信念與實際使用的行為互相矛盾(政客是故意的,那叫欺騙)。「領域與法則」是很細微的心理操作,價值觀與假設先行存在,才有行動,通常要靠覺察才會知道自己信奉什麼(並如何依此行動)。「觀察自己的行動」是一種探索方式,再藉著討論、思考、建構才能認識自己的領域與法則(參考:Chris Argyris與Donald Schon所提出的〈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Action)〉,理論強調人們是自己行動的設計者。)。
從領域與規則的變化解讀一個人的狀態
◆創傷:退守狀態,重大失落與挫敗的傷慟,會讓當事人退守至自己看不見的極小範圍,等於關上心門,領域只存於門內誰也進不去的地方,主要是時間暫停、麻木。
◆憂鬱:同上述退守狀態,傷慟情緒會因敏感訊息不斷被引發,太專注內在而失去平衡,容易鑽牛角尖。我的比喻是關起浴室的門防水入侵,然而卻被自己淹沒。
◆無助:不是退守,是棄守,任人入侵,類似邊緣性人格的表現。
◆依賴:也是棄守,躲入另一個人的領域讓他支配,遵從他人的法則,以換取他人的收留。
◆過度保護:封閉狀態,自戀、自我中心,別人的訊息進不來也就不會受傷。
◆補償:AB兩層搞混,把A的缺乏滲透到B裡,並過於執著對此想像的反應(次級作用),類似妄想、偏執、強迫行為、思覺失調(其實也是一種腦補)。
◆代償:心理界線與身體界線領域的相互承受,身心症。
上述狀態都可能同時並存,端看哪一個是主要表現,然當事人若關閉領域太久,久了自己也不知道把自己藏哪兒去了。
結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域與法則,學著支配並使用他們吧。漫畫主角的領域與法則一開始也很弱,甚至是退縮,然從簡單到複雜,從困頓到突破,絕處逢生,過程有面對、思考、辯證、放下和負責,也有友情支持。我想,這就是成長。
嗯,看漫畫是有幫助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