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或不用,舉凡二選一的問題通常選那邊都是錯的。

到底要不要服藥?重要的是過程,這個家(孩子與父母)是怎麼去想的?

教育照顧者如何獲取知識,解析人性心理歷程,再整理這些資訊從中思考,關於自己所面對的處境應該怎麼辦才好。教育和思考是唯一彌平家庭心理條件差距的方式,提升照顧者的知能和行動。

artur-aldyrkhanov-3bwMp-TyxOE-unsplash.jpg
Photo by Artur Aldyrkhanov on Unsplash

二選一的問題

要不要用藥,以ADHD為例,網路文章分為兩派,一是要長期持續服藥,二是不服藥,靠ADHD所欠缺的生理限制給予食療、運動、引發興趣、正向支持等陪伴作為。服藥派認為藥物萬能,說明與宣導也簡單,而不服藥派認為藥物是毒(沒錯,所有的「藥」其實都是改變生理機制的毒),另一爭論的點是不服藥派認為孩子吃藥只是讓父母方便而已,但剝奪了孩子的權力與自由,而服藥派認為藥物效果能替孩子快速適應社會、提升自信、關係和諧。兩派目的其實都希望孩子可以掌握自己、建立自信,只是採取的路徑不同。

然而,用或不用,舉凡二選一的問題通常選那邊都是錯的。

從我的經驗,有兩個部分是助人者要省思的,一是孩子的狀況(這不用多說,大家都是為了孩子),二是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或照顧者)的狀況,這很少人留意,以為作父母的處理好自己本分是應該的,所以照顧兒童只是用不用心、投不投入時間的選擇。並不是。並不是每個父母的內外在條件都一樣,就跟孩子的個別狀況相似,每個人都不同,而當照顧者的條件是被侷限的,照顧兒童的方式也會受限。所以「藥物使用與否」根本是其次議題,它叫做「輔助工具」,端看人怎麼安排使用而已。

感冒時要不要服藥?

你感冒了,很難受,你都怎麼做?

是服感冒藥一週會好,還是好好休息採自然療法等它7天自己好?

感冒是病毒引起,服藥不會殺菌(病毒類都是無藥可治),免疫系統工作讓身體恢復就大約這個時間,但是服藥會比較舒服(緩解症狀)還能繼續上班,不服藥最好是請假休息不要過勞。現實裡這2個選擇並非均等,社會多數人是依賴藥物的,因為他們時刻肩負工作、責任、賺錢,有些人甚至沒有休息的權利。我不是這類人,也會依賴藥物,因為可以減少不舒服、價格不貴,這是習慣養成的結果。這裡說明了社會環境下,人因「生存位置」與「心理習慣」互相制約成生活方式,而誰有自覺可以脫離這些制約呢?

對照顧者教育、促思考

每個家庭條件不同,資源充足又會作功課的父母選擇很多,相對資源少習慣相信權威的照顧者就沒什麼選擇,可能連問問題都不會,他只管帶孩子看醫生聽建議就是了,只是有時候反而更糟。助人者要做的,是視每個家庭的條件及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協助,尤其是對父母(照顧者),因為他們的態度、價值、知識會直接影響孩子,給父母希望、信心和工具,正向支持並引導他們思考--為自己的處境做出選擇。

教育照顧者如何獲取知識,解析人性心理歷程,再整理這些資訊從中思考,關於自己所面對的處境應該怎麼辦才好。教育和思考是唯一彌平家庭心理條件差距的方式,提升照顧者的知能和行動。

教育父母何謂ADHD特質:如何出現、心理機制如何運轉、引發的表徵行為是哪些。這當然不是一種病,能夠理解就不可怕,能夠接受就有應對之道。說明時要用照顧者可以懂的話及譬喻(如「過動症狀」就像鍋爐一樣,身體自己產生動力才能對抗注意力缺乏的特質,所以要引導出口,讓「氣」有地方正常出去;對孩子則可形容他像「閃電俠」,要選他適合與喜歡的事來做,壓抑只有反效果。)。傳授給照顧者的資訊、知識越多,他才有內容進行思考,然後考慮自身環境、條件、能力,產生符合實際的應用策略,也許為讓孩子先有成就感而決定用藥的時機,也許讓孩子快樂最重要而先用有限的時間親子共樂,家庭可以討論,稍大的孩子也可以參與表示意見,從被重視的關係裡學會與自己的ADHD特質相處(而不是放任)。有些照顧者因為習慣或性格使然,他不想這麼麻煩,此時助人者的教育態度就可有些嚴厲(也許運用專家權威),但以正向支持及帶討論的方式,讓父母安心接起/學習父母的責任。現場互動是動態的,助人者本身也要具備足夠的知識、敏銳感知,並考量怎麼說怎麼做才能成為家庭思考的支持與催促者,這個以身作則的角色,就是给他們最好的觀摩學習。

到底要不要服藥?重要的是過程,這個家(孩子與父母)是怎麼去想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ADHD 過動 藥物 服藥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