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孩子受委屈,是一種預先的情緒感知,也是一種想像力。預先的想像,會替孩子採取事先避免或提早安撫的反應,有時還會一起捲入情緒中比孩子還緊張(不可避免的情境下,EX考試)。

通常媽媽的行動是安撫,使孩子順應情境,而爸爸的行動是破壞與再造,使情境符合孩子的需要。但當情境是不可抗力的,如天災、意外,父母會自責未盡保護責任,而過度同理的父母會陷入情緒漩渦,全家都攪在一起。父母心替其作決定的模式,當孩子長大後就得調整,因為孩子有其自主性,父母若不懂放手,此模式延宕至成人期,缺乏獨立會讓孩子變媽寶,而處理不了空巢感受的父母也將變成直昇機父母。

172715.jpg

父母心事件:孩子的根管治療

四歲的妹妹發現蛀牙已晚,看了2家診所都不能處理,只能遠到大醫院的兒童牙科。初次到大醫院的妹妹有些恐懼,當天照X光片的護士冷面不耐煩,使我們重照與等候許久,還勸放棄改天再來,讓我很不是滋味。主治醫師看了X光片,二話不說,表示需要根管治療,可能也看多了,不解釋治療細節及給父母心理建設,只有要或不要的選項。回去後又看了2家診所,還是建議找兒童牙科處理,畢竟根管治療的過程複雜,需有專門經驗及工具。最後,還是選擇去原醫院,不然又要重新評估太麻煩。其中我很在意醫院給的診療須知裡的一段話:

「若是治療中的孩童行為無法配合,為了治療安全,醫師會施行『行為控制術』,如:用高亢嚴厲的語氣與孩童溝通,並非醫師真的對孩童大聲生氣,若家長不同意此方式請一定事先告知。」

初次看診的經驗差,讓我以為此意是「治療將嚴厲執行,只有要或不要」,很硬的兒童牙科還叫兒童牙科嗎?孩子有需要,父母又沒選擇,我自己都覺得委屈,只能認命接受恐懼的治療。

「委屈」,是一種不喜歡卻又不得不低頭的壓抑,會為自己覺得辛酸、想哭(EX為五斗米折腰),大人不願意如此,當然更不喜歡孩子被如此對待。我之前也差點跟幼兒園老師吵起來,因為兒子提早就讀,小班學習跟不上,兒子想跟同班好友一起升中班,老師卻堅持要留小班重學,結果兒子每天帶著委屈回家(不能違抗老師)。我前往溝通,老師還是堅持,最後我幾乎動怒:「幼兒園的生活該是自由、快樂的,上學就是與朋友一起歡樂學習。我也說了學習上的困難,但孩子想試中班,作老師的不是要協助他嗎?怎反澆熄他想要的事呢?」我憋在心裡不想罵人的是「不能總是為了你管理上的方便。」事後向園長申訴,才上中班。

回到看牙,治療前幾週不斷給妹妹作心理建設,分享自己童年的看牙經驗,我不斷強調,害怕或不舒服哭沒關係,但治療時盡量忍住才可以讓醫生早點弄完,下診療椅後要哭多久都可以。到了當天,出現另一位醫生,要妹妹補拍全牙X光,說今天不一定作治療,再看看。我整個火上來,臨時又這麼說,作父母的已與孩子準備許久,要我怎麼跟孩子解釋,一顆心懸在那。

幸好最後依計畫進行,妻子陪同孩子進去,我決定去地下街喝咖啡。嗯,我不敢面對妹妹的哭,不敢想妹妹怎麼面對那恐懼,壓力很大,一想到我就無法承受,離開現場,否則很容易對不同理孩子的情境發飆。

 

天生父母心:預知孩子的反應

受不了孩子受委屈,是一種預先的情緒感知,也是一種想像力,源於當事人成長經驗、親子關係及社會能力。預先的想像,會替孩子採取事先避免或提早安撫的反應,有時還會一起捲入情緒中,比孩子還緊張(不可避免的情境下,EX考試)。

這是父母照顧學齡前孩子的模式。孩子語言與描述能力未完全發展,表達不清楚,父母預先知道訊號而先其反應,產生照護或避免的行動。

通常媽媽的行動是安撫,使孩子順應情境,而爸爸的行動是破壞與再造,使情境符合孩子的需要。但當情境是不可抗力的,如天災、意外,父母會自責未盡保護責任,而過度同理的父母會陷入情緒漩渦,全家都攪在一起。父母心替其作決定的模式,當孩子長大後就得調整,因為孩子有其自主性,父母若不懂放手,此模式延宕至成人期,缺乏獨立會讓孩子變媽寶,而處理不了空巢感受的父母也將變成直昇機父母。

 

一個父親的心情與心得

這篇省思是我在地下街喝咖啡寫的。在治療前我每天挫咧等,既擔心妹妹牙神經痛也怕治療時她的無助反應,後來治療時我見實習醫生親切地跟她聊天,就(只能)相信她,讓自己遠離情緒激動的情境吧。在地下街書寫是讓自己平靜的習慣。除了父母心的解釋,我也發現自己難以承受重要他人遭受委屈,寧願替其受苦或再造他們能免於受挫情境的一種照顧者心態。

我覺得孩子小,這些反應都是當然的,只是面對不能抗力的情境時,作父母的該怎麼自我調適。我不覺得都要順從權威(老師或醫生),懂孩子的也許是他們,但懂自家孩子的還是自己,既然如此,平時就要多擔起作父母的責任,妹妹的蛀牙是我們的疏忽,以後就要多放在心上。這次看牙記的心得有下:

1.讓孩子知道療程的心理準備。

看牙(拔牙)是很艱難的,先對孩子說清楚怕造成想像的恐慌,若毫無概念到現場也怕孩子反應無助。我的經驗還是:「一定要講」。但複雜的療程只要簡單講就好,如「抓蛀牙蟲」、「補洞」等說法,不需要講實際療程(塗麻藥、打麻針、抽神經、補洞),讓孩子有所準備又不至太恐懼。

2.作父母的功課與調適。

也許病患多,大多醫生護士並不會主動、說明細節或針對父母如何給孩子心理建設,即使是大醫院的兒童牙科(我的經驗)。作父母的只好自己上網查資料,了解生理基礎,查閱療程及其他人的經驗談,自己越清楚的事才能真正減輕焦慮,並擬定怎麼跟孩子說明。

3.情緒上的支持。

在情緒方面,越小的孩子由於發展未全,本來就是情緒主導/優先,此刻的父母角色是情緒鎮定,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模樣,這是要告訴孩子「這不是危險的事,一切在掌握中」。但要特別說明,哭是正常、自然的,允許孩子痛或不舒服當然可以哭,但盡量等治療結束。不哭是為讓治療順利,而不是 「痛也不能哭(或痛=羞恥)」

 

據妻子轉述,實習醫生一直跟妹妹聊天,讓她轉移焦點避免專注在口腔內的感覺,治療過程都很順利。妹妹出來看見我們後才哭,哭是因為不喜歡樹脂補土在牙齒上的感覺(還有整整一小時在診療椅上的不舒服不自由)。我抱起她,說她很勇敢很棒,有聽爸爸的話,自己的眼角卻不忍不住地偷流了幾滴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