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談「人格」,習慣以「類型」作區分,例如12星座,各有不同人格特質與偏好,人格定向了張三的行事作風,彷彿張三這個人的意識常有盲點,人格與意識各行其事,或者人格才是主人。背後假設是,我們無法、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才需要藉由「分類」知道自己的可能樣子。

精神分析學家榮格(Jung)對人格的概念並非如此,人沒有分類,性格表現的差異來自發展與習慣,要通往內在,深度認識自己,人才能「完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邁向「個體化」就能在生活裡運用自如、做決定、負責任,走向「自我實現」。這一段有許多心理學名詞,暫不仔細解釋,光從表面字詞意義應該也可以懂。

人格類型?

之所以有類型,其實是人格表現的常態不同,讓我們覺得張三是條理分明、講秩序、隱藏情感的人,但並不表示他就沒有熱情、激動、柔軟的一面。榮格的著作《心理類型》將心靈結構中屬意識的功能分為四種,最擅長使用/習慣某種功能的人,就會被稱為某類型的人。另一個名詞是「面具人格」,是社會化的程度,與心理類型不是直線相關,不妨將心理類型視為「心靈運作的方式」。

四種功能如下:

1.『思考』:對內容和意義的認知。

2.『情感』:主觀善惡的判斷、評價及秩序,分辨這是好的或壞的,是我可接受或我不接受的。情感才有理性(rational)功能

3.『感官』:透過五官而有的知覺,能感知現實。

4.『直覺』:透過潛意識而有的知覺,感知可能性。

四種功能成兩組,互為對立,「思考VS情感」是區辨、判斷的理性功能;「感官VS直覺」是感知的功能,非關理性。同組內的兩功能互為對立、相反,甚至排斥,如:習慣以「思考」為主功能的,情感功能相對發展不佳,成為劣勢/陰影,而兩側的「感官」及「直覺」則為輔助性功能。

(如下圖)

圖片1.jpg

個性內向/外向

內向(Introversion)/外向(Extroversion)並不是指害羞或活潑,它指的是能量流動的方向,抒發能量與擷取能量的方式,一般我們要「內向」的人多往外走、接觸人群、別害羞,其實是錯誤觀念。內向者流向內心、主要關注自己內在世界的觀念與經驗,追求方向與基本概念,時刻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很像哲學家;外向者流向外在世界的人與事,追求邏輯秩序,比較少想自己要什麼。內向者需長時間獨處,對他才算是休息與整理,外向者需要客體的看重、支持與回應,或投入工作。弄清楚自己的取向,才不會莫名其妙地精疲力竭,又用錯力方向。

人格是優劣勢功能的組合(主導與陰影)

上述的內向/外向,搭上四種功能,共可分為八種表現類型。

『外向.思考優勢/情感劣勢』的類型來說:

優勢表現:對外在處境有秩序、邏輯、務實、就事論事,擅安排計畫及動員人力,有效率。有清楚與理性的標準,循序漸進,堅定執行計畫。

劣勢表現:追求目標時動機過於單純,甚至盲目,如為正義而戰,但不曾想過自己對正義(價值觀)有什麼了解,缺乏個人動機。對某個理想、某個人會有強烈、忠誠的情感依附,情感是隱藏/否認的,深處情感難以浮現、不曾表達,但行為會替代表現出何事是重要的。通常隱藏的情感具破壞性,以狂熱行為爆發,就是劣勢的影響。

EX:張三的「面具人格」社交廣闊,幽默風趣,是業務經理,然在「心理類型」是在生活中汲汲營營,所有時間都耗在專業上,卻不曾表達對妻子深深依賴的情感。深交後會發現情感上他與人總保持距離,其實關係依賴時他會忠誠到底;害怕時則會突然斷絕往來,毫無理由,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衝動時則有危險行為。

『外向.思考優勢/情感劣勢』的類型,用更簡單的語彙也就是「理智超強,有情緒障礙」,常見表現於中產階級、男性及華人社會比較競爭的處境。榮格認為在優勢/意識裡,通常都知道被攻擊時要如何反應,因為他們已經準備好,且很願意討論事情或改變態度,問題是處於劣勢功能,對潛意識時毫無覺察,在覺得自卑不如人之處,容易狂熱而敏感,容易被人影響。榮格認為,決定關鍵事物的,通常是弱的那一個對立面,也就是陰影,不自覺未發展的情感可能是野蠻而絕對的,還在童年時期。要減弱劣勢功能的影響,惟有將未被意識到的情感拉到意識中才行。

DSCN8406.JPG

改變/調整的路徑:面對陰影要迂迴

陰影之所以稱陰影,也就是我們人格裡難以應對的部份,幾乎是防衛、否認、抗拒的,不只是態度而已,我們也鮮少有關陰影部份的知識,它根本是條「暗黑的甬道」,想要直接修通反而會被劣勢能力吞併、影響。

榮格心理分析的路徑,建議我們從旁進入,運用「輔助性的功能」繞圈前進,一則降低防衛反應,二則輔助功能是我們能運用的中間值,能連結優勢與劣勢。舉例來說,『外向.思考優勢/情感劣勢』的類型,他們思考很強,說理論法,然而在遇見情感關係及情緒障礙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害怕衝動就是求神問佛,思考功能癱瘓,無法決定自己要什麼,此時要協助他的方式既不是思考也不是情感,而是以「感官功能」:瑜珈、正念;以「直覺功能」:牌卡、催眠,來輔助推他理解「情感」陰影面。

我自己整理出的重點

1.向內「接納、整合」優勢與劣勢功能是邁向個體化的歷程,新人格不再認同這四種功能的任一種,而是統合,視情境自由使用。同時新人格的「面具人格」比例也較少。

2.人的防衛系統由優勢功能主導,與防衛系統攻防戰意義不大,俗話「口服心不服」,「關鍵點」仍在劣勢功能,也就是陰影,是決定的關鍵,迂迴面對陰影是比較好的選擇。一般說服技巧,會先博感情、論交情,再講道理、曉以大義,其實很類似榮格的迂迴方式,不過說服只在認知層次,榮格談的是內在整合。

3.心理類型中,強思考弱情感的人常有衝動行為;強感官弱直覺的人不再眼見為憑,而是盲目順從,這都是陰影的影響。因此前者以「感官功能」:瑜珈、正念,以「直覺功能」:牌卡、催眠,來輔助推他理解「情感」陰影面;後者以「認知功能」:教育,鼓勵思考,以「情緒功能」:體驗、覺察情緒,來輔助推他理解「直覺/潛意識」陰影面。

4.心理類型提供的是心理分析的方向,要作為心理諮商的臨床應用、解套,我個人覺得還有段距離,期待日後有人創造或發現這些連結。

5.榮格的心理類型很常被應用於「人格分類」,《16型人格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賦》這本書算是比較實用也不偏離榮格原意的應用書,作者以MBTI性格測驗讓受試者知道自己的慣用面向,進而找到優點、面對缺點。

 

參考資料

Marie-Louise von Franz(1990/2011),《榮格心理治療》。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Gregory E,Huszczo(2010/2012),《16型人格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賦》。林奕伶譯。台北,高寶書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榮格 人格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