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諮商類型小說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孩子就像野生的木頭,充滿活力,被賦予形體後他就過動跑跳,不讓自己無聊,進入青少年期後更是如此,但也容易被誘惑牽著走。
孩子需要楷模學習才知道怎麼做,那麼男孩的學習對象是誰呢?誰是他的「引路人」呢? 

【童話心理新解06】--《小木偶》。缺乏「引路人」的青少年

老木匠把會說話的木頭製成小木偶,他即刻動了起來,叫做:皮諾丘。

老木匠典當財產讓皮諾丘上學,但他被壞朋友勸服,拒學跑去驢子國玩耍,仙女出現,詢問皮諾丘為何不上學,結果他一說謊,鼻子就變長,後來還變成爐子,最後皮諾丘知錯,仙女才把小木偶變回原本樣子讓他回家。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菲斯一邊走進冥界,一邊奏着他的七弦琴,向冥王唱出他的悲哀:『我們的一切都是向您暫借,或早或晚,都必須歸還。但她是一朵太早摘下的蓓蕾,請您讓歐利蒂絲再次回到我身邊!』

【童話心理新解05】--《天琴座奥菲斯》如何超越自己的失落?

 

#突然來的悲劇
他是藝術家,她是他的經紀人,日久生情,幸福生活兩年後突然嚴重車禍,她傷勢嚴重,開刀後移至加護病房,醫生判定器官受損,大概只能再活三個月。奇蹟的是,她撐了半年,然意識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童話《長髮姑娘》裡,住高塔的長髮姑娘原本與王子要一走高飛,但王子登塔後卻大吃一驚,只有巫婆在而已,她憤怒地告訴王子已經流放長髮姑娘,他再也見不到心愛的人。王子情急下跳窗追去,卻被塔下荊棘刺瞎雙眼,在鄉間附近的溼地流浪。
 
受傷的孩子在關係裡容易任性、自我中心,每每有情緒都不可理喻,像個孩子長不大,結果親密關係充滿爭吵、不知所措,他們的心中也有一位巫婆,讓她想要親密卻又迴避說「我沒事,我不需要你」。
這是不安全依附關係的原型,巫婆是誰?要怎麼理解這種心理矛盾呢,讓我們來聽聽看心理師的童話心理解析。

【童話心理新解04】《長髮姑娘》--巫婆是誰?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王子是一座雕像,身上貼滿金箔,兩眼是藍寶石,佩劍上有顆大大的紅寶石。
為了幫助她們,快樂王子請求小燕子作他的使者,將他身上的值錢物送給城市內的貧窮人。
快樂王子將身上值錢的東西都送人後,就剩下灰質的銅身了,而協助他的小燕子本來該去避冬的,也在氣溫驟降時掉在王子腳邊死了。燕子生命消逝,快樂王子鉛造的心也跟著裂開,是個悲傷的故事。
【童話心理新解03】—《快樂王子》看見別人的缺乏,看不見自己
快樂王子並非真的快樂,因為他燃盡自己照亮別人,他敏感他人需求,當他人發出哀苦的情緒訊號,就會立即反應與關心,養成「看見別人的缺乏」的使命,並疲於撫平他人的情緒困擾,忽視了自己其實也欠缺照顧。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安徒生童話《紅舞鞋》裡,小女孩發現紅鞋居然有意志般地控制了她,她一直跳一直跳,停不下來。小女孩沒辦法,只好央求劊子手幫助她雙腳砍掉,這才終於擺脫了紅鞋。
這不是青少年虛榮、自私導致自食惡果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感覺,更像是一種自我強迫,稍有能力的孩子會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渴望別人看見他。直到自己壞掉為止。
要有人告訴它該停下來。

【童話心理新解】02《紅舞鞋》:停不下來的自我強迫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拋棄感,幾乎是所有人會遇到的議題及恐懼。

在生命初期脆弱時,該被照顧與教導時,沒有得到應得的穩定照顧,就會有被拋棄感。
同時也感到憤怒:為什麼我沒有得到關注?為什麼我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離開我?
於是他拼命追求第一,就不會被拋棄;或無感、不在乎、先逃走,沒有開始也不會被拋棄。
【童話心理新解】01《糖果屋》:被拋棄的感覺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諮商小說】被毀掉的人生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那天有位不到30歲的女性,穿著家居服,髮型蓬亂,她說是護士要她來的。女子五官端正,如果仔細打扮會蠻漂亮。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十年前的社區個案,回想時印象深刻。
一年能談四次的心理諮詢,因當時一個月僅值一班,因此每次諮詢約間隔一個月。

/tmp/phpphAfSW  
(一)
女孩大約25歲,沒有主訴問題,過去曾因憂鬱症看過身心診所,因為工作(僅有打工)斷斷續續,經濟受限,且藥效普通,後來自己停了。女孩不知道要談什麼,但認為應該要談(之前醫生建議),好吧,那我就聊聊天,認識相關她的一切,看看最後是否能抓出什麼。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故事很細節,彷彿在看電影,但講這段話時她卻微笑著,而且不掩飾、不做作,彷彿看破人生的靈魂。小女孩必須早熟才能生存,而她不怨不哀接受這命運,是這樣老練到令人心疼,這是潛意識的求生策略,她只是矇矇懂懂,才會給人裡外形象落差這麼大。理解並意識到此,心理師都快哭了,強忍淚水,靠!這是什麼世界啊...

突然,眉頭一皺(一道閃電擊中),事情不單純。

「好,心理師知道了,故事先講到這邊。」心理師冷靜地說。

「疑?為什麼?我才講到國小耶…」案主說。

 /tmp/phpuGHJdk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她有所壓力、處理不來時,她的內在就會卡住,因為那三個人在爭論。

第一位是「白衣人」,他要求顧慮別人眼光,要求表現符合社會規範,不要吭聲、不要反抗,乖乖的。

第二位是「黑衣人」,他不管別人怎麼想,有破壞衝動,會傷害自己,或攻擊對方的報復念頭。是邪念的化身。

第三位是「內在小孩」:不太會說話,沉默,只會哭。有時候吵鬧著要什麼,但都聽不懂他到底要幹嘛。

/tmp/phpdB6H9b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卡通假面騎士Fourze,主角的出場名言:「我,如月弦太郎,是要與全校成為朋友的男人!」他指的尤其是在學校受挫折、個性乖僻或專欺負人的惡霸。他們壓抑不為人知的挫敗,終至自我放棄選擇按下黑暗開關不當人類,但弦太郎不在乎,一股熱血地接觸、瞭解,找他們作伴,他們推開弦太郎,說「你不可能了解我!」弦太郎雖有挫敗但不放棄,追查他們封閉心靈的原因,重新靠近堅持到底,他說:「你真令人生氣,真令人看不順眼,所以我決定了,要把你當成我的麻吉。」故事最終都感動收尾,他們被弦太郎收伏了,被接納後也接納自己,重新來過。

我想像著案主在那樣的狀態,他們為了逃避焦慮、遮掩自卑,放棄自我任潛意識操作,攻擊別人以保護自己,他們一定也想脫離黑暗但無能為力,都在等著弦太郎這樣的人出現救援。所以我曾覺得心理師要像弦太郎一樣,鍥而不捨,結局也終將美好,兩人相擁而泣。

20151026

---

令人生厭的男人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諮商室裡,他覺得很苦,但不知道可談什麼。他們不知道愛自己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堅守傳統的刻板角色,他們相信工作賺錢就會被尊重就能成家,覺得那就是愛,或得到被愛的機會。

時代正在改變,女性意識崛起,性別議題已在法律、經濟、工作條件及性侵害防治上趨向平等,許多工作不必然需要男性特有的特質,看重的反而是人際應對與情感表達,男人們不再是絕對有利的一方,不再能依靠父權而不學習什麼。敏感情感需求的小男人們更是如此,堅守傳統性別典範不再有用,卻也沒人教導他們怎面臨改變的社會。

中年男性所面臨的挑戰(或稱使命),不再是英雄成長斬妖除魔,而是故事結局後的日常生活,是另一類型的故事:「如何與公主生活,如何與生活和解」。

20170408.jpg

一、母親的秘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文章,是亡靈小姐託我手所寫,她生前也是位心理師。

殺她的是她的男友,也是她的個案。

一件憾事的發生要很多條件聚集,若能時刻覺察,求助討論,至少減滅一個因素,劇場就無法成立;如果事情已經發生,就要找機會求援,記得角色以外心理師也只是「人」。

DSCN0897.JPG

我是一位心理師,不過,已經死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謊言是人性的一部份,沒有人喜歡聽謊話,然而自己多少總會說點小謊。謊言是人類語言能力與智慧運用的產品,說謊是非對錯端視情境才決定道德。

因為這樣,謊言如果在諮商裡出現,它代表了什麼?諮商又如何看「謊言」這件事呢。

我有點懷疑這是個謊言。她講了這段敘事後就停在那,不知道她的意圖,不知道她在等什麼。但是她成功轉移一件事,本來要討論的「家庭作業」被擱置了,焦點集中在安撫她的情緒,一種與事件無關的莫名憤怒。雖然有所懷疑但也不能怎樣,既然她也不急,不如放下偵察任務,聽聽她到底要說什麼。

相關圖片

在公車上被性騷擾的學生(上)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麼多年下來,要倒下的應該是我。但我都沒倒了,還不是為了她們,結果這些孩子怎麼這樣?」講這句話時她是氣憤的、硬的、不要人同情,令人不敢靠近,本來還想同理的我也只是噤聲。

我想著,恨的本質是什麼呢?恨是渴望愛吧。

孩子們怨恨母親,但也許她們潛意識裡在乎的是「母親的愛」,而不是母親賺的錢,也或許她們要的是母親的呵護、溫柔的對待及接納的祝福,而不要為了生活卻長期缺席的母親。因為渴望愛,於是由愛生恨。母女之間是有「情」的,只是用了「恨的形式」連結,以為「相欠債」。

圖源網路: 公視劇展  [親旅行]

(一)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來諮詢是想要戒菸。她其實不那麼愛菸,但又不知為何戒不掉,她試過很多方式總功虧一簣,懷疑自己缺乏恆心、缺乏意志力,她越感覺低潮沮喪越戒不掉,怎麼連一件事都控制不了。

心理師請她先緩著別下結論,不妨先談談她的第一根菸怎麼來的。他當場找了一首歌,是歌手辛曉琪的「味道」…

2017/10/4 刊登於女人迷網站 記憶中曾被愛的味道:從過去尋求慰藉,也是一種自我照顧

still-life-with-aroma-diffuser-moisturizing-air-burning-candles_169016-12901.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噓!不能說她的媽媽不愛她,她不容許母親被批評,也許母親只是忙,也許自己的表現還不夠好。但不被積極擁抱與表達愛的愛究竟是什麼?她得努力相信這也是愛。儘管吃住無虞,提供信用卡副卡讓她去買喜歡的東西,但母親很少說愛她,兩人的生活很少交集。問她有關愛的事,她不確定母親是否愛她?她的理智認為是愛的,但她感覺不到。她必須相信母親,像是一種信仰,血緣的存在就是愛,並且壓抑那些不安全感。從童年起她不敢生氣、不敢抱怨,只能是乖孩子,她天真地想,如果母親少點煩惱或許就會有多點時間關心她。她也曾嘗試讓自己處在危險情境,無預警晚回家,媽媽卻也不擔心,只說她長大了要自己負責。成長過程不斷襲來匱乏、空洞感,她得找東西替補,於是焦慮、症狀、強迫行為及胡思亂想就是轉移主要恐懼的機制。壓抑雖然可以無感,但也有潰決與觸發不可收拾的時候。

1975Jean Liadloff提出The Continuum Concept(譯:續動概念),主要說明人類,特別是嬰兒,為了讓身、心與情感能充分發展,必須經歷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他才能啟動他的人生,有自尊、能積極、充滿活力地像前走。Anthony Burgess(2015)則將童年缺乏親子互動孤單長大的孩子稱為「假性孤兒」,被忽略的孩子會認為沒有人真心想認識真實的自己,於是切斷與自己真實內心的連結,放棄自主,並在長大後形成兩種不同取向的人格,兩類型共同點都是缺乏安全感,沒有被愛,人生便缺核心拼圖,原地迂迴無法前進,如果不行動不尋求不爭取就會進化成憂鬱症。

20170333.jpg網路圖:魔偶馬戲團

一開始總是症狀,而且來得莫名其妙。

她曾有暴食厭食循環,洗澡時遵循一定步驟的強迫症、錯了要重來、每次2小時,她整天想著賺大錢、養寵物、找愛情症狀是交替出現且影響上學,她曾休過學、轉過學,也看過精神科。然後「醫生叫我來試試心理諮商。」她說。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夢見一道光,光說會有一個人陪著他。他不確定是不是指她,好久沒她的消息,午夜夢迴一直想念她的微笑,但有些遙遠,觸手不能及。今天他又作夢,她不發一語,他覺得自己恐慌快要發作。他實在不想醒,因為,醒來也沒人期待。

孤兒們總是有他的辦法:關係依賴(愛情)、投注工作麻痺自己、仇視世界,或者如他:「有個人在遠方想著我」。如果是我,或許也會這麼想像吧,有一個人,像是上帝從我的肋骨拿出來的那樣,她附屬我,或我附屬她。

DSCN7590.JPG

(一)夢

『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聖經.創世紀》2:18、22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夕之間意外頻傳,約伯的財產與兒孫通通損命,只剩他與妻子兩人。不僅如此,約伯更進一步生病,全身長滿發臭流膿的毒瘡,讓他只能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掉身上結痂的瘡以求抒解。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惡運約伯不明所以,身心打擊讓他痛苦、悲傷、跪地哭泣。約伯的三個好友也遠道而來,看見此景放聲大哭,朋友們在身邊陪他整整七天七夜,彼此悲不能語。到了第八天,約伯受不了,開口詛咒自已為什麼要出生,他希望求得一死,好解脫受這種苦。飽受痛苦的約伯追憶生平往事,過去城中人對他必恭必敬,他也曾拯救困苦的人,但現在人們竟戲笑他、瞧不起他,將他遺棄。

也許是過於習慣憂鬱,憂鬱症的人們說不太清楚自己怎麼了,但他們的身體訴說共同語言:每天早上爬不起來、肩膀酸痛軀體沈重、失眠、莫名焦慮、害怕人群、腦袋空白、不斷想振作但只是想、逃避任何事、想哭哭不出來、胸悶不舒服、當初自己怎麼那麼沒用、想死…憂鬱症所產生的情緒漩渦是『孤單』與『無助』,當局者,靠自己出不來。最後我給予「行為建議」,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是試著做「難過少一點的方法」。要難過少一點,就一定要有作為,建議他們先從生活調整起,讓身體舒坦、延伸至心理舒坦。

20170119.jpg圖片來源:網路

現代人的困境:孤單、無助

今天怎麼了?社區諮商的三位案主,困境居然都如此類似。他們不分老少,都有憂鬱症病史,看過精神科、談過幾次諮商,靠服藥撐到現在。之所以再來這裡諮詢,實在是藥物壓抑不住,生活失序、持續痛苦、未來無目標、藥物副作用強…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主管原本最忌諱姊弟戀的,還小她6歲,但他的陽光、單純、傻勁融化她的不安全感,覺得可以試試看。他說她是「傲嬌」,她問是什麼意思。「就是『口是心非』!」他說,「你就是這樣。」

小女人原來並不是小女人,她會撒嬌是男友引導的。兩人獨處時男友喜歡她依偎在他懷裡,互稱老公老婆,起先她覺得彆扭,不是很願意這種姿勢,但久了也就習慣,甚至感到放鬆。她想,這難道是「依賴」嗎?原來也不錯。

女主管/女強人屬於男性形象,小女人則是女性面,女強人與小女人兩個面都是她,只是失衡了。

DSCN9613.JPG

(一)女主管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