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拍很自然,卻無法直接表達,因為社會認為「羞羞臉」,我們成長經驗都被要求「不麻煩別人,做好自己的事」,面對挫折若哭了、輸了、束手無策,都會被嘲笑。長大只是代表情緒要懂得壓抑、不能撒嬌、不敢求助,導致這個很自然的討拍,變成扭曲、否認但其實潛意識的行為會偷偷溜出來。

pexels-photo-6382669.jpeg

討拍

「討拍」就是「需要被肯定、尋求慰藉」,當我們挫敗、不知道自己作的是否正確、信心被打擊時,就會很希望從另一個人那裡得到肯定與安慰,拍拍我們說一切都好。

「討拍」,是很自然的反應。

討拍很自然,卻無法直接表達,因為社會認為「羞羞臉」,我們成長經驗都被要求「不麻煩別人,做好自己的事」,面對挫折若哭了、輸了、束手無策,都會被嘲笑。長大只是代表情緒要懂得壓抑、不能撒嬌、不敢求助,導致這個很自然的討拍,變成扭曲、否認但其實潛意識的行為會偷偷溜出來。

那會是什麼樣貌呢?

討拍的保護樣貌

第一型:失落哭訴。(其實在說:『誰知道我的委屈?』)

第二型:生氣抱怨。(其實在說:『我作的難道不對嗎?』)

一、二型會混合出現,甚至是一體兩面,生氣後才出現悲傷,或者失落後才感覺憤怒。我聽人們哭訴或抱怨時,就在想,在這裡他講這些事是要表達什麼,不是事情的建議,而是…?如果是我在抱怨或哭訴,我希望得到什麼呢?

當知道他們其實在說:『誰知道我的委屈?』、『我作的難道不對嗎?』,就會明白生氣或失落的面具下其實都是「討拍」。同仇敵慨也好、安慰同理也好,期待聽的人給予支持和回饋,這樣想,傾聽與對話就有了方向,知道如何進一步使他們情緒得到安置,思維恢復秩序,自我重新振作。

哲學家呂格爾認為,有敘事者也要有聽敘者…在敘事這個層面,相互的敘事才能完成「自我的意義」。因此先拍拍對方吧,他滿足後就會脫離防衛,有容量迎接真正的議題。

討拍的第三型

第三型:「自憐無為。」(其實在說:『我什麼都不會。誰會來愛我呢?』)

討拍的第三型一時難以辨識,也最難給予協助,他當然也需要肯定,但差別在於「到底發生什麼事他不確定;他什麼也沒有做」。可能過去累積的挫敗太多了,他的自我形象極低落,高度敏感以哭訴或抱怨,但因沒有具體事件(只有情緒反芻)、沒有主動作為(都是別人害的),聽了難以回應,講什麼也不接受。

例如[1]A:『工作時我不過說了一句「業務好多喔!」,就被老闆嫌不想做就不要做,一直說我白目…我沒那個意思但也不敢反應。我想他們一定非常討厭我的存在,因為我本來就什麼都做不好。唉!我覺得我…(後面省略200字)』敘事僅兩句,後面都是自動衍生的負面情緒,不反應不澄清,又難以反駁他的可能想像。另外一例B:『就像早先想的,諮商沒什麼幫助…但是諮商剩餘的次數是我的權利,雖然浪費時間,但我還是會來,看看心理師還可以做什麼…』充滿矛盾又令人火大的話,為掩護脆弱的自己,表現的事不關己,不負責不探索,但我們明白「諮商無效還繼續來」表示潛意識仍有期待、討抱。

第三型的人其實在說:『我什麼都不會。誰會來愛我呢?』,因為什麼都不會,也就什麼都不動,放空自己,妄想別人奇蹟式的發現與救贖,像嬰兒只會哭單一動作而已。若與他同仇敵慨會加深錯誤想像,同理安慰則摸不到邊,肯定鼓勵又總被打槍。第三型的「當機」相當久,久到既覺得他可憐,但又覺得可惡(覺得咎由自取),整個會談卡住當機,只能聽聽牢騷,彼此無力,累積一段時間後,就再也不想聽第三型的人說話了。

針對第三型,必須與當事人經營一段長久安全的關係,在基礎下恩威並進,既拍拍他也要求他,首先使他願意承諾,進入改變的諮商關係,產出自己的動力。繼續恩威並進,要求具體作為,並於事後自我覺察,兩者互相配合學習「如何自主」,有點像教大嬰兒學走路、學跑步、騎腳踏車一般循次漸進,而心理師則是他心靈層面的父親與母親。這進程長久(至少三、五年),當事人積習多年本就難改,外在環境又常變動,當案主撐不過去,一下子就退回原點,令雙方都挫敗(案主會再次自憐、無為、放棄,也令心理師心灰意冷…)。我的經驗是,只要諮商關係不斷,改變一定會有,要如何「彼此堅持」而不落入「諮商失敗:質變」才是最重要的。有關這部份分享,有機會再談。

 

如果重要他人向自己討拍時,我們都欣然接受不是嗎,「討拍」本來就是很自然的反應。下次覺察到自己這樣的心情時,不妨試著直接表達或要求一個動作(EX抱抱),不要繞圈不要扭曲,勇敢呈現脆弱的一面,把它講清楚,或許會意外發現,對方也期待著我們的坦誠。

[1] 文中案例對話非真實對話,是為了需要所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討拍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