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收集資料之後,要形成對「問題」及「案主」的兩個初始印象,再依此決定往調適行為或性格改變作對應。在累積足夠經驗後,多數在初談的前10分鐘就會有個假設,爾後的資料收整則是測試及調整方向。

◎「問題的評估」:任何問題或不適應行為都是潛意識對壓力的一種因應。問題的嚴重性只能反映出案主的混亂度,但「人」絕不是「問題本身」,也不是單純要案主振作堅強努力就可以解決。問題需要評估,區分主客觀成分,客觀部份可由人際或社會資源給予支持,主觀部份則是心理諮商要談的。

◎「案主人物小說化」:認識、了解案主這個人,過去如何塑型成他,現在的狀態如何,又想往什麼未來前進。將案主人物小說化,較能進入他的世界、價值系統、情緒感受,可以同理,也可以預測他的因應方式。「人的主動性」是最重要的指標,喪失動力或缺乏價值系統的人多數要走長期諮商。

#問題評估與諮商方向.jpg

一、問題的評估

案主很常說:「他們總是說我想太多、放不下。」、「我認為同學們都在講我壞話,我不想上學…」、「我常常睡不好,哭醒,甚至想死,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

任何問題或不適應行為都不會是單一成因,要懷疑案主單一的說詞,任何問題或不適應行為都是潛意識對壓力的一種因應,問題的嚴重性只能反映出案主的混亂度,但「人」絕不是「問題本身」,不能簡單歸因,多數案主並非因最近問題(最後一根稻草)而倒,是壓力脈絡的累積而倒,別僅針對末端的行為處理,因此不是單純要案主振作堅強努力就可以解決。

先整理:「問題怎麼來的。」問題需要評估,區分主客觀成分,客觀部份可由人際或社會資源給予支持,主觀部份則是心理諮商要談的。

1.整理問題形成的脈絡:

◆從客觀來看。

以四個角度來確認,這個部份可用發展議題及社會經驗來對照。

(1)「壓力來源」:經濟、家庭、人際、愛情、課業…等外在壓力源。這些只是項度,多數壓力會結合時間而變形。

(2)「個人因應方式」:案主如何面對與解決?是主動迎擊還是被動接受(在我們文化裡多數是沈默、算了…),是否知道不適應之處,希望怎麼處理,還是希望被拯救?

(3)「條件的限制」:案主的困境在哪,有哪些客觀的限制?EX金錢、距離、邏輯能力(與學歷表現連結)、常識(與生活經驗連結)。

(4)「時間的變形」:哪些是陳年議題?哪些是新近的?注意兩者的關連性,通常過去陰影會延伸變形新的議題。

◆從主觀來看。

案主知不知道自己的壓力源?又如何看待?

對外在壓力源,案主如何解釋:以社會經驗來看,小事是否被放大解釋(過於驚恐)或大事小事化(習慣壓抑、逃避)。或者,案主缺乏社會經驗,根本不知如何反應。

對問題在情緒上的表現及表達程度?(確認男性狀態不是看情緒詞的表達,而是隱身在事件描述中說的意圖,或者非語言訊息的洩漏。)

2.問題評估有兩個重點:

(1)確認現行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嚴重影響生活,例如創傷事件,那麼諮商第一要務當然先放在「緩解」:情緒緩解、恢復安全感及生活常態。

(2)了解案主的混亂程度。一般講「諮詢」,是案主有穩定的人格及價值系統,只是缺乏討論對象,我們提供不同角度看問題。但混亂的案主則大大不同,焦慮核心也許尚可以抓住,卻不見案主本身的人格核心,在描述時也都是亂的,這一團亂會反應在問題上,對於此型,先給予指導阻止混亂擴大,或給予支持穩住現況。

3.簡單回饋:

等下要回饋什麼給案主,太複雜的講了也沒用,要用什麼譬喻形容他的困境及解決之道,最好選擇對方生活裡會有的經驗,EX用感冒形容憂鬱症。要怎麼回饋以促發案主處理的動機,則是盡量反映案主情緒而非事件資訊,混亂的案主會牢記被同理的情緒,資訊則幾乎忘光。

回饋的最大重點是告訴案主:「你不是問題。問題都其來有自,我們會一起處理這件事。

 

二、案主人物小說化

問題只是表面,是次級作用(連結),背後案主的需求才是關鍵;人有其歷史,從整體才能認識他的需求及促進主動,最後,人是問題解決的責任者。

前述的認識問題及其脈絡,是為了推衍躲其背後的案主的核心議題、真正需求,認識案主這個人也是,理解:「案主如何詮釋一件事,如何作選擇;案主通常會採取什麼行動;案主的核心議題,在乎的是什麼;案主是否有確切的主題或動機,他的覺察程度;案主對自己的看法,他是怎麼認為的;案主對諮商的認知,對改變的意願與責任。」

每個案主都是自己的作家兼筆下人物,讓無意識與被動決定己身,在日常脈絡裡創造出角色及性格,隨著所遇事件反應,卡在劇情中。認識案主這個人可以讓我們決定怎麼與其工作,用他熟悉的語彙及譬喻,用他可以接受或挑戰他的方式進行。

在初談時可以先抓個大概,如果不是長期晤談,通常我就不抵觸案主的人格常態,如果變成長期晤談,則人物小說化會是重點,涉及諮商關係如何發展。

〈人物小說化〉認識案主這個人及他的角色,主要的方式:

1.『人物初擬』:抓住角色及性格,推理出核心議題

2.『角色前傳』:故事敘說、重大事件的回顧。

3.『未來故事』:未來期望。

其餘請參考連結。

 

三、連結兩者關係

請參考附圖,問題的呈現是次級作用,因為我們不敢正視核心議題,才讓權讓潛意識對壓力、焦慮去作因應,於是不知道自己在作什麼,難下決定。「案主為什麼不去正視困境?」、「案主與問題如何以一種擠壓扭曲的方式共存?」,將問題與案主個別思量後,我們會怎麼解釋,思考他們之間拉扯共存利益。

◎放回脈絡的意義為何:案主對事件的解釋,在他的脈絡是什麼意義(脈絡分為人際及環境關係兩種)…;我的觀點(假設)是什麼,與案主的自覺相比如何,若有差異,什麼導致了我們的不同,由此對照出案主害怕或匱乏的點。

◎舉例

1.「想太多」:一種廣泛的焦慮的延伸,既然無特定對象,就得探索背後真正的議題,可能原因來自童年經驗,EX壓抑原生家庭裡的情緒勒索而發展出來,因為害怕核心議題(與父母衝突)不敢對抗而轉向,逃避所有類似的東西。

2.「攻擊行為」:傷害人的行為背後也有其脈絡,有一個案主為了保護昆蟲而攻擊噴灑農藥的清潔隊員,他不是蓄意,但長期生活孤僻與缺乏目標,腦袋千迴路轉發展出某種自戀的使命感:「環保」,在焦慮與衝動下為了保護昆蟲而誤傷人。這是缺乏人格核心,由潛意識運作的變形。

◎如何說給案主聽,不是他的問題,但仍要他「負責改變自己」。

上述案例當我如此解釋時,案主家人可以懂,但案主聽不懂,於是我轉而直接引導(暗示)他作更有效率的事,不要只是保護昆蟲,而是「保護地球」,從收集資訊、當志工或在所從事的工作上貫徹環保信念,待他同意或被說服後,接著就可以討論具體作法,從知識累積開始,上網多看多談,找相關協會,同時也去就業服務站,EX:做個不會浪費食材的烘焙師。此案例也就不多探討傷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而多是向前看,從行為調整起。

 

下集:行為調整及性格改變的兩大諮商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