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個案概念化〉是為了理解案主,以理論形成對案主的一套假設,期間會驗證與修正,並根據此概念理出治療方式。同樣的,我所常用的〈人物小說化〉也是如此,其中差別,它並不像概念化是收斂的結果,反而將案主從核心議題逐步擴散,衍生成一部小說。舉個例:電影《無間道》三部曲,其實第一部已經說完了劉德華與梁朝偉黑白兩道間諜的劇情,但二、三部衍生出他們的故事,第二部「前傳」演繹他們何以為是他們,第三部則延伸劉德華「給我機會,我想當個好人。」及梁朝偉「被黑暗吞沒的掙扎」兩人朝向未來的日常。

〈人物小說化〉比概念化生動許多,角色具有動能栩栩如生,作為諮商師的我們也更能同理/神入案主的世界及欲望,參與這部小說。

20160529.jpg圖片來源:網路

作家與角色:電影《口白人生》

〈人物小說化〉運用了文學寫作的比喻,作家創造人物時,有兩個要素:「角色」身分認同及「性格」人際表現,作家再給予事件,人物遇事件作反應,牽引出劇情。例如偶像劇公式「內向富家男遇上大姊頭女孩」,光這一句就有可想像的劇情產生;另一例「憂鬱症的他,昨晚遇到地震。」這敘事句我們也不難猜出,「他將感到恐慌。」。因此要捉摸一個人,掌握角色與性格便能預測。

在電影《口白人生》裡,哈洛德是個國稅局查稅員,作息單調規律,相當無趣的人生,此人物一旦設定,事件發生時觀眾幾乎可以預測他會如何反應:盡忠職守、單調無趣、不會有人際變化。哈洛德其實是某個作家筆下人物,作家賦予他角色、性格與事件,而當作家的口白出現在生活裡,他起初不以為意,但重複了近三次後,劇情有了變化,哈洛德不再照著旁白演出,他要走自己的路,繼續生活行動。

哈洛德奉命到安娜所開的糕餅店去查緝逃漏稅,她以漏稅來宣洩不滿,哈洛德卻對她一見鍾情,愛上她的勇氣與美麗,他追她時有許多糗事,卻也讓生活逐漸豐富起來。哈洛德為此決心抵抗作家的天意,尋求文學教授幫忙,找到了一手創造他的作家,並與她抗爭他被賜死的結局。

我用這部電影比喻〈人物小說化〉,每個案主都是自己的作家兼筆下人物,他不自知創造了角色,他不自覺養成性格,他被動引導自己走向某種生活與結局。某天,不可知不可解的部份出現了,也許是憂鬱症、精神崩潰、枯燥無意義,也許是想談戀愛但不知怎麼辦,他終於聽見作家/內心的口白,他矛盾不知怎麼辦。

案主來諮商是求問,對那些口白他們無法反應卻也無法置之不理,原來還可以勉強生活的,但現在不行了,總之,他面臨改變,卻受限於自己。

認識一個人,而不是僅認識他的問題

每個案主都是自己的作家兼筆下人物,他的創造是無意識及被動的。在這個過份以疾病自我認同的時代,問案主是誰,他可能說:「我憂鬱症10年了。」憂鬱症從此成為他的角色性格,也真的取代了他的人格,「憂鬱症/我就是無助、恐慌、負面,怎麼去工作呢?」。

我們如何去認識一個人?收集資料、形成假設、理論詮釋、驗證修正、問題解決?這個思維比較像是「我們如何認識一個人的『問題』」。真正認識一個人可能是這樣:相處、感受、聽故事,認識他的性格,知道他表達的習慣,了解他想要追求什麼,看見他的盲點,我們深陷彼此關係,為他高興也為他遺憾,像馬丁布柏說的「我」-「你」關係。當我們認識一個人時,他的問題將會只是其中一部分;當我們認識一個人時,自然會找到他生命的力量,不只是例外,而是持續的力量;當我們認識一個人時,我們的關係也是他的力量。

20160530.jpg圖片來源:網路

人物小說化認識案主這個人及他的角色

每個案主都是自己的作家兼筆下人物,無意識與被動在日常脈絡裡創造出角色及性格,隨著所遇事件反應,卡在劇情中。

1.『人物初擬』:抓住角色及性格,推理出核心議題

從案主所提的困擾開始,但內容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他的提問、對話與情緒裡觀察性格,從失衡的劇情裡感受他在乎什麼。例如案主要求亂放話的同學道歉,但真正問題可能是人際議題,案主會塑造某種角色(受害者角色),角色會有性格,以它慣有的方式(無助、抱怨)處理次級議題、解除焦慮,但次要議題通常變化多端、替代性高,且缺乏合邏輯及重要性比例的理由,不要花太多時間詢問這個。

從角色性格往回推,案主為何不去做、面對,便可推理隱藏的核心議題(害怕、缺乏、膽小、依附或否認…卡住的案主,相對的較少正向積極的核心)。一個人物有核心動力,帶著身分認同,加上人際表現慣性,「他」的型態/模式就出來了。這個初擬是被動、不具自主的,因而我們可以預測他遇事件的反應。

2.『角色前傳』:故事敘說

人物初擬後,接著補充血肉,讀案主這本小說,使其立體化。詢問故事,連結性格、問題、困境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可問個人生命史、家庭關係、人際模式、人生重大事件等。概念化只是分析,理解脈絡才能讓角色栩栩如生有生命力,才能讓我們同理,看見生命之河是如何開闢路徑找出路。故事敘說除了完整案主這個人,也是重新找回過去被摒棄的力量。此階段若有新的體會則隨時修正對案主的認識。

3.『未來故事』:如何互相影響,改變故事

諮商是要突破停滯,繼續向前的。認識案主及辨識欲望後,我們暫時權充與他對話的作家,不是分析與抓漏,而是協助他洞察渴望,討論讓自己陷入困境的舉動,鼓勵回到日常採取行動。我們建立諮商關係,彼此連結,讓關係力量成為改變的後盾;運用此時此刻,體驗情緒、覺察並討論,讓案主看見並同理自己,詮釋成新的向前的故事,回到脈絡裡生活,問題解決,行動回饋。〈人物小說化〉只做理解案主,工作期的理論技術則各人自由發揮。此階段若有新的體會亦隨時修正對案主的認識。

期待案主從我們之間學到自主,成為一個主動、具成長性的人物,那時心理師也就不再是權充的作家,而是平等的伙伴。無論結局如何,案主都脫離/抵抗了命運,產生變數,自我決定,同時也是本有趣的小說

20160224.jpg圖片來源:網路

Sousa(1987/ 2006)認為情感是學來的,跟社會文化及學習有不可分的關係,他稱為「範式劇情」(paradigm scenario),是自幼從社會中習得,日後成為情感表現的形式。在每套範式劇情裡,劇本界定了角色、劇情、感受及情感反應,小孩也從中熟悉情感的語彙,慢慢地他們逐漸清楚什麼樣的故事會導致什麼樣的情感。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學習後都會不自覺創造了自己,文化/環境給了特定路徑,我們再加工個人特色,看似創造,其實角色是被動且無意識的,遇到限制/地雷就過不了關。後設主義的「後設(Meta)」一詞帶有「往上往後再推一層」的意義,後設概念讓心理師站在更高更遠的位置看案主也看自己,助他完成解構,再重新建構,讓案主成為自主、屬己的作家。

要能使用小說的譬喻,需要平常閱讀文學與觀察人性,需要自我省思、體驗整理、想像力、推理和雜學才能熟悉運用,好像很複雜,其實是一件有趣的事。先從看一本好的小說開始吧。

參考資料:

電影:《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2006年,美國片,113分。

Sousa, R.,馬競松譯(1987/ 2006),沈清松序(2005):《情感的理趣》。台北,五南圖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