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敗感是一種被否定的受傷感覺:「你想要什麼,但得不到或被拒絕」。

挫敗感令人混淆,因為情緒及不成功的事實兩者合一,難以分辨,當被情緒淹沒,解釋就會狹隘,當資訊受限,歸因便有限。「都是自己害的」這個結論讓我們無從施力,不斷批評自己,卻忽略了其實「其他我們不了解的原因」才是關鍵。知道不全都是自己的關係,就比較容易放下。

DSCN5253.JPG

挫敗感

挫敗感是一種被否定的受傷感覺:「你想要什麼,但得不到或被拒絕」。

不成功的客觀事實,加上被拒絕的主觀感受,兩者合一成了挫敗感。

被拒絕的時候,挫敗會讓我們感覺羞愧,「我都說出來了,這麼不留情面拒絕,好似我太自作多情」覺得尊嚴被踐踏;得不到的時候,挫敗會讓我們無助,「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能力不足?」覺得自己沒有效能。

挫敗感產生兩種後續,情緒上會受傷、自憐、哀怨、悲觀、灰心、退縮,重複挫敗更會讓人陷入憂鬱,不敢再痴心妄想、再有作為;在行為上,挫折會引發憤怒,向外攻擊,「挫折-攻擊假說」有其心理學理論,比例上男性居多。

我們沒有「如何承受挫敗」的教育,總覺得是丟臉的事,挫敗的情緒不知該怎麼消化,於是假裝不在意、壓抑、不要想太多,以為好好吃、好好睡,隔天就會煙消雲散,其實沒有。情緒暫退後,我們會不死心地一試再試,埋頭猛衝,導致挫敗重複發生,好像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咒,未解的傷口會累積一併爆發,直到最後癱瘓倒地。

歸因的簡化與自我中心

我講一個投稿的例子。在寫作初期,不管是雜誌、報紙專欄或文學比賽,我的稿件一律沒有回應,有些回覆不錄取,多數是毫無音訊。覆文被退,也僅有一句「不符所需」,不會註明原因。這對當時投注寫作的我傷很大,我想著沒有要得獎,只是要入選也都這麼難,於是更卯起來寫,一邊壓抑情緒一邊繼續寄作品,果然全都落空,那種一整排回覆不採用的信件主旨,真令人崩潰。曾經就放棄寫作,不想動筆,覺得自己程度差,再寫也沒有用。

之後在某個機緣,朋友的朋友是編輯,我問他為何投稿屢不上,還寄了篇文章請他幫我看問題出在哪。他給一個我當時從未思索過的點,他說:「編輯考量的點,除了文筆,更多是屬性、風格是否相符,有時候格式如長短篇也是。」我恍然大悟,事後回想,根本很正常。投稿是否上刊,表面是我跟編輯兩人的直線對應,但其實背後還有「其他」因素。白話一點,投稿要針對「雜誌報紙的特性」作了解,並「投其所好」。不過從讀者的身分來看,並不清楚這個規則,我只是單純地以為「寫得夠好就會刊登」,所以不被錄取自然就是我寫不好、沒有才能。這樣的認定,由於沒有其他資訊,純粹「自以為是」主觀判定,才在失落時怪自己(也沒有東西可以怪了...),陷入情緒裡。還有,線性邏輯的判斷也讓我轉為追求肯定而寫,忘了寫作的初衷是「享受創作」。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是認知心理學的範疇,處理的是人如何處理有關自己和他人信息的接受與判斷方式。人們會詮釋所遭遇事件的因果關係,並用它來解釋、控制和預測相關環境,產生應對行為。歸因理論指出,由於環境、人際互動訊息太多,人們不可能全盤接受再逐一檢查,而是在接受時就篩選、簡化了,就像常說「帶有色眼鏡一樣」,而最基本的歸因錯誤是,我們「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我想是因為我們對自己能掌握的訊息(感受、思考、解釋)容易了解,對外部資訊(他人想法、相關知識)相對要花時間理解的差異。例如,「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最常被人問路,常覺得別人怎都只問我。」覺得問我們的路人比例多,是因為我們只掌握到這個訊息,且不會有實驗精神去比對另一人被問路的數目而歸納出來的。

如此生活小事都會簡化歸因,並逐步變成「不合理信念」,投稿例子失敗簡化版的歸因是「寫得夠好就會刊登」,然事實更可能是「文章沒被錄用,可能是屬性沒掌握好、風格不對、格式不符,最後才是文筆不佳。」這兩者信念差很多,前者只能挫敗,後者則還有改善空間。

同理放在「失戀」上,簡化歸因是「她不要我,一定是我不好」,然事實更可能是「她找到更好的,所以她離開了。」;同理放在「人際互動」,簡化歸因是「他今天臭臉,一定是我昨天做錯什麼」,然事實更可能是「他今天臭臉,因為遲到、忘記帶作業、身體不適或其他我還不知道的原因」。

挫敗感令人混淆,因為情緒及不成功的事實兩者合一,難以分辨,當被情緒淹沒,解釋就會狹隘,當資訊受限,歸因便有限,「都是自己害的」這個結論讓我們無從施力,不斷批評自己,卻忽略了其實「其他我們不了解的原因」才是關鍵。知道不全都是自己的關係,就比較容易放下。

如何消化挫敗感

歸因理論屬於認知思考,然情緒的影響仍大於認知,情緒沒有安撫,思考就起不了作用,底下三步驟可讓我們逐步消化挫敗感。

1.允許挫敗情緒出現。

情緒的出現有其意義,它在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重視哪些」。平時我們「想要什麼」並不會那麼清晰,例如投稿是為了被肯定,這行為與背後需求的連結一開始不會清楚,然而情緒會幫忙確認「有沒有」,思考則是說明清楚「那是什麼」(好像你需要他人幫你抓癢,需要你的感覺確認癢處,再用認知表達左邊一點或右邊一點,直到命中目標)。不要壓抑、接納情緒並善待它,受傷情緒才會得到安撫,並告訴你重要的事是什麼。

2.允許向他人尋求支持。

請人幫你抓癢,是一種尋求幫助(我們常常用「免求人」工具!)。請對方傾聽就好(請直說,不然他會太好心給建議),向信任的人尋求安慰、支持、陪伴,我們接受到肯定的訊息,自卑自責的感受就會降低。

3.對話。

情緒抒解後,可以主動了解更多不同層面的資訊,同理事件裡對方可能會有的想法、立場,如果找不到盲點(癢點)時也可找人談談,以對話擴充觀點與資訊。歸因有多種可能便不會鑽進死胡同,也才有新的努力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