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不能說她的媽媽不愛她,她不容許母親被批評,也許母親只是忙,也許自己的表現還不夠好。但不被積極擁抱與表達愛的愛究竟是什麼?她得努力相信這也是愛。儘管吃住無虞,提供信用卡副卡讓她去買喜歡的東西,但母親很少說愛她,兩人的生活很少交集。問她有關愛的事,她不確定母親是否愛她?她的理智認為是愛的,但她感覺不到。她必須相信母親,像是一種信仰,血緣的存在就是愛,並且壓抑那些不安全感。從童年起她不敢生氣、不敢抱怨,只能是乖孩子,她天真地想,如果母親少點煩惱或許就會有多點時間關心她。她也曾嘗試讓自己處在危險情境,無預警晚回家,媽媽卻也不擔心,只說她長大了要自己負責。成長過程不斷襲來匱乏、空洞感,她得找東西替補,於是焦慮、症狀、強迫行為及胡思亂想就是轉移主要恐懼的機制。壓抑雖然可以無感,但也有潰決與觸發不可收拾的時候。

1975Jean Liadloff提出The Continuum Concept(譯:續動概念),主要說明人類,特別是嬰兒,為了讓身、心與情感能充分發展,必須經歷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他才能啟動他的人生,有自尊、能積極、充滿活力地像前走。Anthony Burgess(2015)則將童年缺乏親子互動孤單長大的孩子稱為「假性孤兒」,被忽略的孩子會認為沒有人真心想認識真實的自己,於是切斷與自己真實內心的連結,放棄自主,並在長大後形成兩種不同取向的人格,兩類型共同點都是缺乏安全感,沒有被愛,人生便缺核心拼圖,原地迂迴無法前進,如果不行動不尋求不爭取就會進化成憂鬱症。

20170333.jpg網路圖:魔偶馬戲團

一開始總是症狀,而且來得莫名其妙。

她曾有暴食厭食循環,洗澡時遵循一定步驟的強迫症、錯了要重來、每次2小時,她整天想著賺大錢、養寵物、找愛情症狀是交替出現且影響上學,她曾休過學、轉過學,也看過精神科。然後「醫生叫我來試試心理諮商。」她說。

「好呀,就試試。」我心想。

噓!不能說她的媽媽不愛她

學校生活沒什麼大事,回去後她宅在家玩手機聊LINE,她常想很多事,但總是漫無邊際。第一次談話,她給我輕飄飄的感覺,雖然說著話但本人不在現場。

第三次談話有些戲劇性,一掃她之前的無感,整個人散發無比焦慮。原來她與母親吵架,不,與其說是吵,更像是單純被罵,媽媽發怒:「我真是越來越不懂妳了。妳怎麼會這樣?」,然後她哭了,後來就一直焦慮。

爭吵崩潰代表否認的機制潰堤了,出現介入的窗口,於是我請她重敘童年,特別是與媽媽互動有關的回憶。

媽媽與爸爸在我小學時談離婚,後來爸爸就離家了。

他們談的如何我不清楚,媽媽也從來不告訴我細節。後來媽媽說因為工作關係,要我自己回家、買晚餐、睡覺,爸爸會過來陪,我說好。可是爸爸並沒有來,我也沒跟媽媽講。我買好晚餐,自己回家作功課、看電視、洗澡,我看著時鐘,十一點多,實在撐不住,只好上床睡覺。早上起床後,媽媽雖然在,但也匆匆給我早餐錢就出門了。週六日偶爾媽媽不用加班,我們會在家,媽媽睡的很晚,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小四都是這麼過的,後來搬去和外婆同住。

我一直很照顧自己,懂得讀書、給自己限制,不讓媽媽煩惱,高中時有同學邀我去她家過夜,算是第一次不住家裡,我跟媽媽報備,她什麼也沒問就說好,沒有下一句。我情緒激動地問媽媽,「媽妳怎麼不問我跟誰去?去多久?難道妳都不會擔心嗎?」,媽媽淡定地說,「不會啊,我很放心妳。」讓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莫名其妙的症狀在大學後輪流出現,開始看醫生服藥。那時我要求與媽媽睡同一張床,總是我抱媽媽睡覺,她都沒什麼反應。

小學獨自生活的那一段令人鼻酸,小孩不該是孤獨的。與母親的關係彷彿在討愛討報,母親卻毫無所覺。我不明白這個母親怎麼了,感覺「母親」的角色沒有出現。

我抱著媽媽的時候會說「我愛妳」,然而媽媽只是機械性的回應:「好。」、「我也是。」我曾經問媽媽,「妳都很少對我說『我愛妳』…」媽媽帶著不以為然的語氣說:「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我做的那些難道不是嗎...」。我知道媽媽說的,只是我真的很不確定…

儘管吃住無虞,提供信用卡副卡讓她去買喜歡的東西,但母親很少說愛她,兩人的生活很少交集。問她有關愛的事,她不確定母親是否愛她?她的理智認為是愛的,但她感覺不到。她必須相信母親,像是一種信仰,血緣的存在就是愛,並且壓抑那些不安全感。

從童年起她不敢生氣、不敢抱怨,只能是乖孩子,她天真地想,如果母親少點煩惱或許就會有多點時間關心她。她也曾嘗試讓自己處在危險情境,無預警晚回家,媽媽卻也不擔心,只說她長大了要自己負責。

噓!不能說她的媽媽不愛她,她不容許母親被批評,也許母親只是忙,也許自己的表現還不夠好。但不被積極擁抱與表達愛的愛究竟是什麼?她得努力相信這也是愛。

成長過程不斷襲來匱乏、空洞感,她得找東西替補,於是焦慮、症狀、強迫行為及胡思亂想就是轉移主要恐懼的機制。壓抑雖然可以無感,但也有潰決與觸發不可收拾的時候。第四次她就在諮商室哭了起來,側過身靠在椅背上嚎啕大哭,童年的無助再次席捲,那哭聲像洪水,洩洪的時間跟積累成正比,一時片刻停不下來。我靠過去拍她的肩及背,想安慰卻沒適當的話語,她需要母親,她渴望的是擁抱、情感表達、聽被愛的話,但此刻真是孤單。我希望她不要哭太久,發洩一下就好,一直孤單地哭將更傷心,但此刻也只能拍拍肩提醒她我的存在,我會繼續聽下去。

 

心中缺乏的,只是一個抱抱

1975Jean Liadloff提出The Continuum Concept(譯:續動概念),主要說明人類,特別是嬰兒,為了讓身、心與情感能充分發展,必須經歷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他才能啟動他的人生,有自尊、能積極、充滿活力地像前走。那些經驗是母親的照顧行為:

◎出生後,經常與媽媽(或主要照顧者)有身體接觸。

◎孩子給訊息要奶喝,而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回應他的身體訊號。

◎經常被媽媽(或主要照顧者)抱著,有身體接觸,而當大人帶著孩子忙自己的事情時,他可以觀察(或吃奶、睡覺),直到他開始根據自己的力量爬行,通常是八個月大時。

◎有需要時媽媽(或主要照顧者)會立即回應孩子的訊號,不評斷,沒有不悅表情及壓制需求;回應也不是過頭的,不是讓他成為關係裡的焦點。

◎再大一點,媽媽(或主要照顧者)會認定/期待孩子參與社會、懂得與人合作,懂得自我保護,也讓他知道他是被愛的,有自己的價值。

簡單說,在嬰兒及童年期所感受到的被接納與被期待是長大後很重要面對生活與世界的「續動力」。我化約為簡單的說法,一個人在童年時是否有「被抱夠」的經驗。小時候若沒有被抱夠,長大後會變得彆扭、古怪或不合群,我們不一定清楚記得自己的童年經驗,畢竟記憶力有限,但是人類天性、心靈與身體卻會記住自己是否「被抱夠」、「被愛夠」。

童年經驗影響人格形成,我們許多問題、偏執、孩子氣、自我中心、衝突及壓抑,都可以在此找到最初的答案。做個簡單的測試吧,回想自己跟家人抱抱的經驗如何?是否影響自信,覺得自卑沒有任何人喜歡;是否常常覺得心中缺乏什麼又渴求什麼;抑或總是不滿、對世界充滿懷疑?抱抱經驗不夠,不安全感就越明顯,這個需求將會繼續存在,成為種種「討抱」的變貌。這也是一種創傷,在你我的生命裡不會自動消退,除非我們去面對、安慰與滿足它。

20170334.jpg網路圖:魔偶馬戲團

「假性孤兒」與自我照顧處方

Anthony Burgess(2015)將童年缺乏親子互動孤單長大的孩子稱為「假性孤兒」,他們終生盼望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讚美;他們再怎麼努力溝通,覺得父母就是不理解自己;在關鍵時刻,心底常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他們的父母只關心錢夠不夠用,從沒關心過他的內心感覺;需要假扮成另一個角色,父母才會喜歡;明明擁有一切,還是覺得相當孤寂…

被忽略的孩子會認為沒有人真心想認識真實的自己,於是切斷與自己真實內心的連結,放棄自主,並在長大後形成兩種不同取向的人格:

1.「情感內求型人格」:安靜壓抑,不好意思被幫助,覺察力高、敏感、總在安撫別人情緒。這類人渴望真情交流,急著建立關係,相信無私能換愛,若有人真心在乎他的感受,就會失去防備。

2.「情感外求型人格」:不懂關係互動,而以外求(外貌、錢)來獲得間接認同(EX:整型後就會有人愛),覺備受威脅時會抗拒、逃離、攻擊,負面情緒很多很滿,無法情感交流,進不去出不來,是一種情感缺失症。

兩類型共同點都是缺乏安全感,沒有被愛,人生便缺核心拼圖,原地迂迴無法前進,如果不行動不尋求不爭取就會進化成憂鬱症。

自我照顧的處方並非內在探索就夠,而是要進一步了解家庭脈絡,理解為何我們的父母無法好好養育我們。Anthony Burgess認為,要先認識情感缺失的父母,認清「父母不夠成熟」的事實,爾後才會明白:會受到他們的忽視,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自身的問題,讓自己從心靈孤寂中解放。了解父母為何無法改變,能讓我們不再因他們感到挫敗,也不再懷疑自己值不值得被愛。理解我們的父母,第一步就是探索他們的故事,把「對父母的期待」放下,此刻先認識他們是甚麼樣的人,又經歷甚麼事。

從故事中,我猜測她的母親對自己的情緒自顧不暇,離婚對女人的打擊太大,忘了自己還是母親,自己的傷心都在壓抑,也逃避面對孩子的索愛。愛是什麼?具體表現又是什麼?這女人逃避著,而女兒看著,孩子是最好的觀察者,卻是最差的解釋者,她自我否定,盼自己早熟以分憂解勞,她不願承認或面對是母親疏失。母親沒給足夠的愛,也許母親有情緒障礙,但孩子從不會否定自己的父母,這便是她要理解的挑戰,無關對錯,而是脫離框架,走別的成長路徑。

靠自己可以完成這些自我照顧嗎?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自省不能否定自己、要了解自己的感受、要追尋成熟成長,這些都是過去未學到的能力。尋求心理諮商會好一些,有成熟大人角色可學習關係及互動;討論如何接受父母不完美的樣子,既不是拒絕,也不是假裝他們全能;自我敘說,接受與欣賞自己,從對自己的敘述產出力量。當舊的相處模式瓦解後,我們就會清醒,回頭照顧自己不曾被滿足的需求,真正認識自己,不再執著向父母討愛,而是保持距離,並分辨健全情感,練習情感流通與覺察。

 

與情感缺乏的父母的新相處模式

Anthony Burgess(P189)的書有幾種作法:

1.改變你的期望,以觀察代替反應。

改變期望,不再執著向父母討愛,而是保持距離。把自己穩下來,進入觀察者角色,切斷情緒,「觀察」是刻意用文字描述對方究竟在做什麼,只要在心中默默告訴自己就好,不是要扭轉情勢。

2.表達事情,不作情感交流。

表達,然後放下。專注在你要的結果,而不用情感交流,不針對情緒作反應,不滿足父母的情感需求。

3.走出過去的偽自我(偽大人VS成熟大人)

持續掌握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尋求的是與父母/成人彼此之間的成熟關係,而不是回到親子模式。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照顧好,自在的設底線並決定付出多少,而不是應該要怎麼樣才對(EX死守傳統的孝順觀念)。

 

相關文章:

【親子教養】親子互動,是孩子愛與成就的動力來源

參考資料:

1. 在網路上搜尋:The Continuum Concept。

2.《假性孤兒》,Anthony Burgess/范瑞玟譯,2015/2016,小樹文化出版。

【創作聲明】此為〈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故事主要強調人性、關係、心理主題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