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研究情感的心理學家哈洛(Harry Harlow)在1957-1963年以一系列的恆河猴動物實驗肯定了「愛與依附」的重要性,後期他的學生更發現沒有母親的小猴,除了餵奶與毛巾布外,成長過程還需要「接觸、動作及遊玩」三種與愛有關的行為,才能滿足靈長類動物的心理需求,也是社會學習與自我發展的基礎。缺乏動力的孩子背後都會發現他們與父母的連結薄弱,他們在心理上是自己一個人過生活。

20170413.jpg

缺乏動力的孩子怎麼了?

大四的學生來晤談,她壓力大到說不清楚,也不願麻煩別人,實在是走投無路才來試試心理諮商,她說,走進來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學生在新生入學時碰過一面,有印象,她個性獨立、堅強,認真向學,是領導人物。她知道該怎麼做,卻在畢業之際感到茫然、對未來一點動力也沒有;學生習慣自責,總覺不夠努力,人際關係有問題。她朋友多,但沒有信任的,她生活總是一個人面對,想辦法解決生活大小事,一路上明明還好,卻在畢業前感到洩氣,不知道該為了什麼前進,她出現憂鬱傾向,也想到死亡。說到她的原生家庭,她說父母認為她年輕氣盛、不懂圓融,給的建議不是潑冷水就是批評,她不禁懷疑父母真認識她這個人,在作些什麼嗎?所以即使心情低落,也會向他們求援。

學生的主訴並不清楚,但明顯地喪失動力,對人生興趣缺缺,生活裡每件事都變成壓力了。缺乏動力的孩子近年遽增,有的國高中就沒有活力,生活缺乏目標、早早放棄,有的知道該作什麼卻提不起勁,表現不好更加自責。這些莫名的無心無力是怎麼回事?其實有一個共通點:「孩子在心理上是一個人長大。

現代生活忙碌,父母與孩子互動少,他們忙工作賺錢,回家後沒體力陪伴,無法參與孩子的世界,無法回應孩子有聲無聲的呼喚。孩子在社會舞台展演,台下沒有觀眾、親友支持,久之孩子覺得是獨角戲,表現好無人鼓掌,表現差會挨罵,也就逐漸失去探索世界及成就的心理動力。與之相對的,那些原本父母就不在的,因為沒有期待,孩子反而憑著一股證明給別人看的衝動與堅持,拼出一番成就,然而他們獲取成就後仍要面對此議題「然後呢?為他喝采、關心他的人是誰?」

 

親子互動的重要性

《社會性動物:愛、成就及性格》一書中,Dan P.McAdams主張孩童會發展出一套敘事調性,端看他們的童年經驗是好是壞而採納一個假設:「凡事最後都會很美好或很糟糕」且將持續影響他們的一生。孩子總是好奇與驚訝對世界的新發現,然後會說:「爸媽,你快過來看!」,然而沒有回應、沒有掌聲、沒有連結,孩子逐漸失去積極主動,有成就卻無反應,長久累積便養成無用、放棄、孤單、無趣的調性:做這些要做什麼?努力給誰看?

早期研究情感的心理學家哈洛(Harry Harlow)在1957-1963年以一系列的恆河猴動物實驗肯定了「愛與依附」的重要性,後期他的學生更發現沒有母親的小猴,除了餵奶與毛巾布外,成長過程還需要「接觸、動作及遊玩」三種與愛有關的行為,才能滿足靈長類動物的心理需求,也是社會學習與自我發展的基礎。缺乏動力的孩子背後都會發現他們與父母的關係薄弱,即使生活無虞,他們在心理上卻是一個人過生活。

愛必須展現在生活中,現代社會只提供物質生存是不夠的。最近一個泰國電信廣告也提醒我們,店員禁賣平板電腦給12歲以下兒童,他告訴孩子的父母:「多陪孩子玩,在他變得太冷漠之前。」

自訂樣式素材

如何增加親子互動?父母請做「時間規劃」

我發現,多數父母與孩子互動少的困境是時間不夠、體力不足。上班很累、沒體力,難有耐心;工作忙,時間卡死,煩躁易怒,順此而生的教養策略便是要孩子乖乖聽話、不要吵就好,有些用3C產品當孩子的保母,有些用處罰等快速有效卻傷人的方式。孩子需要陪伴,大人需要休息,這兩難如何解決?我的建議是花點時間做「時間規劃」。時間規劃不是用少少的時間作多多的事,而是有效率地做想做的事,也就是有效率地與孩子相處。

1.把親子時間和工作時間區分出來。

親子時間可以利用每日例行的陪讀功課、洗澡、晚餐及睡前,也可以特地安排如晚餐後的散步、運動或採購家用。在親子時間裡,就只是孩子的爸爸或媽媽,不去想其他身分的事。輪到工作時間時,明白告訴孩子你需要工作,因為家事、公司的事也必須處理,盡量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等待時間,他便比較能接受。

2.親子時間裡,要專注跟孩子一起玩。

在親子時間裡,專注陪伴孩子接觸、動作及遊玩,「陪伴」是:聽他說話、問學校的事;與他一起遊戲、運動;一起作一件事、減少他的孤單;越小的孩子越不會表達,「專注」能讓我們從孩子行為裡看見他的更多事,如身體健康、心理壓力、情緒反應,讓孩子帶頭玩遊戲,可以了解他的想法與程度,若孩子鬧脾氣,也能較快設身處地同理,了解他的情緒點與困難。

孩子會不會要求更多親子時間?當然會,可以一起討論及解釋,告訴他時間總有限制,從互動中「學習接受一個結束」。

3.父母自己的情緒與現實困境

1)遇到自己情緒來了怎麼辦?

如果下班後真的很累,不妨主動告知孩子自己需要休息、獨處,說出明確時間及地點,如「媽媽很累,我去臥室躺半小時喔。」,讓孩子清楚知道,就可暫離調整自己了,讓孩子學習自己運用時間。

若當下情緒爆發,就盡量延後處理,如停不了對孩子暴怒,可讓他先去洗澡、吃飯,待會再說,趁轉移焦點時讓自己情緒有緩和空間,事情才會重新審視。有時候,情緒並非源自孩子,像我有次牙痛的厲害,剛好孩子又欺負表妹,整個情緒就爆了,事實上是牙痛讓我失去理智,下次就更要知道與覺察。

2)現實困境,真的沒時間怎麼辦?

資源不足的家庭,如父母整天外出工作,生活可能都有問題,哪來的親子時間?我的建議是:「坦誠告知孩子家裡實情並一同面對,親子一起參與『家』的經營」,孩子可以作的事很多,如分工家事、打理自己、當小幫手,重點是家人可以聚在一起討論,因生活困境更彼此連結。孩子並不如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就像父母為了孩子會堅強,孩子也會為了父母變懂事。許多父母選擇默默付出,不讓孩子參與勞苦,反而孩子不懂珍惜也不諒解父母不陪伴,用心良苦卻彼此誤會,實在是溝通不足所致。

 

我們都願意當愛的父母,為讓愛能互相流通,善用時間規劃,一起玩或一起分擔都能連結親子關係,孩子就不會「在心理上是一個人長大。」。

 

參考資料:

David Brooks(2011/2012),《社會性動物:愛、成就及性格》。陳筱宛譯。台北,商周。

Lauren Slater(2004/2006),《史金納的箱子》。鄭雅方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