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繼個人層次「身、心、靈」的關懷順序,這次想說說系統層次的需求順序,人在社會裡,其順序是「生存、生活、生命意義」

會這樣思考,是因為政府的社區諮商是免費的,無論是護士轉介的高風險家庭或自殺列管的案主,絕多數是「弱勢」。

DSCN2582

「教育、經濟、資源及資訊獲取的弱勢」對一個人、一個家如何經營與心理發展有巨大影響。同樣遇見意外壓力,在條件不同下,處理的方式、空間、時間也大大不同,你會發現什麼都弱勢的家庭,很容易互相依存、互相傷害;什麼都弱勢的人,只剩扭曲自己、向內擠壓而已。我聽過一個不知真假的故事,小孩哭著說:「媽媽,我肚子好餓。」,媽媽卻只能告訴小孩:「趕快睡著,肚子就不會餓了」,那真是「弱勢」這兩字的意思,也超令人傷心。

 沒工作沒錢、沒錢不能生活、沒生活身體不健康、生病又不能工作,如此循環,弱勢為了維持生活,體力都耗於窮忙,而人際關係、情緒調節、愛情婚姻也僅能不假思索地依靠仍然傳統、老舊的社會觀念:情緒必須壓抑,必須報喜不報憂,必須順從父母,必須會賺錢否則是沒有用的人。有的生存下來了,但生活與價值都是扭曲。這些人不是諮商的典型個案,但是他們來到這兒,就必須看見這個弱勢所帶來的困境,而不是只談那個人。

不能忽略「貧窮」對我們的影響,社會真的笑貧不笑娼。我認為這是助人工作要留意的觀點。人在生活裡,第一層要顧慮的永遠是「社會適應」,豐衣足食、自主生活,才來談第二層「人生意義」,也就是「生存、生活、生命意義的順序」,再白話一點是「活得下來、生活穩定,才談人生有什麼意義。」

以馬斯洛(Maslow)的需求階層論來解釋,在還沒確定飲食、住所之前,就別要案主產生安全感,沒有自我尊重之前,怎麼談自我實現。〈備註〉

   心理基礎建立在生理上,生理匱乏當然不可能諮商,不能用精神力來填飽肚子,此時諮商的焦點應該回到基本生存。有時候我會變成社工,幫他聯絡社會資源;有時候帶些點心一同享用,先吃再聊;如果是清寒學生,我甚至會請他吃便當(不會直接給予金錢),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知道我有留意到他的現實需要。從「生存、生活、生命意義」順序思考,輔以個人層次「身、心、靈」的順序關懷。

聖經裡有句話我一直印象深刻,《雅各書》第二章15-16節,『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

諮商雖然靠一張嘴,但不表示我們不關心他的全人生活,先從生活的實際困境談起,甚至為諮商室裡的他做一些資源整合/轉介,這或許不是典型諮商,但卻是真誠的人我互動

 備註:

馬斯洛(Maslow,1943)的需求階層理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發展到較高層次。1969年他補充發表「Theory Z」文章,更新提出第六層的「最高需求」,表明人們需要「比我們自己更大的東西」,是超越自我的、靈性的,與社會、世界相關的終極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