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者(妖)心裡想著:「為什麼我生於黑暗,為什麼我屬於黑暗?」

「當這個世界還是一團混沌之氣時,那些澄澈而清靜的氣上昇為人,而剩下污濁的邪惡的氣卻下降,慢慢匯集成我。」他看著上方的亮光,嫉妒著,「好美啊,為什麼我如此醜陋,為什麼,我如此陰暗…」

阿虎(主角1)說:「有一個叫秋葉流的人,他一直覺得小潮(主角2)是個非常耀眼的人…他很羨慕小潮,很想跟他一樣…但是他知道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小潮…所以他就投靠敵方,與小潮為敵…因為不那樣做他就會失去自我…」,他指著白面者,「因為憧憬,繼而憎恨,繼而害怕。你跟一樣,見不得耀眼的東西,現在你所害怕的東西來了。就是人類光明的力量。」

《潮與虎》第33卷,小學館。

DSCN8991.JPG

友誼的陰影

大學有個好友,她個性活潑、開朗、清楚自己方向,大二時相約搬到外面住,由於住同一層,常常有機會分享彼此生活。大三我們同時擔任教會同工,她受歡迎、朋友多、屬靈,有領袖氣質,我則內向、被動及獨來獨往,本來相安無事,但人多是非多,我們常被拿來作比較,被評出高低。舉個例子,團契輔導找她了解我們關係,要她小心〈我會不會愛上她〉,她把這當玩笑說給我聽,我卻很不是滋味,心想「如果是關懷我們,為何只要她小心呢?」,以輔導的立場不是要平等關心才對嗎,怎麼有分別心,怕我高攀呢?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同樣是幹部,她是團體中心,大家信服她、聽她的,相對我則沈默。原本關係還過得去,但眾口鑠金我也跟著亂想,加上過去友誼的挫敗,開始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被看見、不被肯定及沒有用。

「比較」產生痛苦,這種事說不出來,是她不該太耀眼,還是我太沒用?我了解她,所以並非是她招搖、做作,而是自己的問題。好友像一個太陽,那個光芒映照出我的黑暗,內心充滿嫉妒、埋怨,自卑不斷浮現。她仍常找我分享心情,一如往常,在我被冷落時拉一把,發現我睡著主動幫忙脫襪蓋被。我越檢視她,越發現她是真誠的,度量小的是自己,沒有資格批評。

那些黑暗,是自己的不足,是怨懟為什麼的負面情緒,當時無法辨識更無法處理,只能逃。好像希臘神話裡的伊卡洛斯,太陽靠近,身上那對以蠟結合的鳥羽就融化,不能再自以為是,直直墬回曾逃離的陰影裡。

只能逃走

不敢想的念頭是憧憬,想如她一樣受人愛戴,接著憎恨,恨自己軟弱不足,最後害怕,她的存在時時提醒我的焦慮。我跟一樣,知道不可能成長如她,最後只能避開,即使是住同一層,即使要參加同場團契活動,我都扳起臉孔冷漠以對,她察覺不對勁,努力找我維持關係,她越靠近我越躲開,碰上了也沈默到底。我知道她覺得奇怪,不是她的錯,可是我無法停止躲藏,也對自己這些動作厭惡。

有天她乾脆來問我怎麼了,我什麼也沒說,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面無表情不作反應,老實說我根本不知道在幹什麼,我都不是自己了。我關閉一切溝通,封鎖她也封鎖自己。

我這樣告訴自己,即使我離開關係她也不會怎樣啊,所以別太自以為是。漸漸地她放棄了,大四我也搬離那個地方。

我盡量不去碰這件事,把它壓抑下來。離開好友,我的日子正常多了,同時我不再去團契,雖然回想這段關係時會有罪惡感,但也就這樣了。

這件事強化了我的陰影,類似情境出現時,我會更早躲開,不再有深交的友誼,進入關係前就躲掉,便不會有衝突。

pexels-photo-3343253.jpeg

面對陰影與接受

這件事一直都在,可我假裝不存在,直到碩士畢業前才有機會再詮釋,透過整理自己,我逐步接受自己:「我會嫉妒,因為不足與軟弱,這是人性,如果我的起點是這樣,我試著學習接受自己…」。整理了一些,也想到這並不是好友的錯,不該讓這段經驗傷害好友,不論她實際如何看待(或許她根本不在乎…又是一個自卑念頭),我還是應該去解釋與道歉。

那時好友已在教會工作,我撥電話直接跟她道歉。事隔多年,我想也不要講這麼冗長的心理歷程,就簡單扼要說當年因嫉妒與情緒問題遠離了她,完全是我的錯,這幾年的學習才讓我有勇氣為此跟她道歉。她並不完全懂當年的事,不過她很高興失去的弟兄能回來。關係修復並不會恢復的跟以前一樣,但這個和解是對自己的交代。

從這個事件起,我開始學習跟自己陰影面相處的方式。

榮格對陰影的說法

心理學家榮格(Jung)認為「人格」由四個部分構成:人格面具、陰影(Shadow)、阿尼瑪(Anima)、 阿尼姆斯(Animus)。面具與陰影是對比的一組,人格面具是我們能意識,含有社會化的表面,陰影則相反,是潛意識裡不道德、被壓抑的部分,包括欲望、情緒和行為。榮格認為對比的要互相平衡,非誰壓制誰,而沒有經歷過陰影面的人,並不算真正整合自我。

我把這個概念講得簡單一點。被壓抑的陰影,是深層內在需要但卻無法處理的(通常涉及道德、欲望)一部份,它以不容易被發現的面貌讓性格得以平衡,並在重要時刻主宰一切,太理智的人常對重要關係情緒化,而講求證據的人卻盲從神佛。我們不碰陰影面,因為嫉妒、怨懟是不光彩的,也沒人教我們怎麼與它相處,基督信仰裡更直接驅散它,然而不去經歷負面、自卑、黑暗及慾望那一面,往後也都會遇到類似情境,也就沒有真正的自由及選擇。

陰影/潛意識每個人都有,在重要時刻它會主宰一切、決定行為,我在大學時曾有一段友誼掉進陰影裡,腦袋知道不可以這樣做,卻身不由己逃避焦慮,甚至自甘墮落,與光明為敵。

榮格認為心理發展是一輩子的,會有驅力使我們每個人邁向自己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讓自己體現完整而真實的樣子。接受陰影是邁向完整歷程的一部分,『那些被我們掩藏起來而不敢示人的部份自我,其實卻經常是治療我們的根源〈備註〉。』

20160702.jpg

小潮與阿虎獲得最後勝利,白面者滅亡溶解中。白面者說:「繼續憎恨我吧…只要你繼續恨我,我就不會滅亡…」

阿虎平靜地說:「不好意思,不知道為什麼,我已經不再恨你了。因為憎恨是結不出任何果實的。我只是覺得你很可憐,白面者。」

白面者聽不清楚了,在心裡自言自語…「誰,是誰在叫我的名字?既不是眾生臨死前的慘嚎,也不是哀傷的哭聲,而是以平靜的口吻。

「是誰,是誰在呼喚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做,『白面者』。」

白面者的最後一條尾巴,粉塵化為他的願望,一個被母親懷抱餵奶的嬰兒圖。是的,他也好想成為人。

《潮與虎》第33卷,小學館。

 

〈備註〉:Rachel Naomi Remen,《自然心藥》,1996/1999,台北成陽出版。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則以心理師自身經驗為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