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的愛情故事是補償故事,過去得不到的,現在就抓得緊緊。缺乏親密,不懂愛與被愛,面對關係時因自卑而退縮,以冷漠保護自己,有家室有退路的男人看透這點,不放棄/死纏爛打地追求。她以為終有人不嫌棄且勇敢地觸碰她的黑暗面,當男人終於通過考驗,以為她空洞的內心能填滿,緊緊依附,為了維持這段關係她願意犧牲自己。

她內在有個受傷的小孩,對愛充滿矛盾,一個不愛自己的女人,過度同理男人缺乏愛,很容易愛上不愛她的人。當小三的、找小三的兩人內在都有個不願長大,不願對自己完全負責的小孩,於是藉由照顧另一個人或依賴對方,藉由給對方愛,再期待對方回饋愛,形成互依關係。你我都可能為逃避孤單/陰暗面而情願成為另一個人的附屬品。

DSCN8676.JPG

小三粉絲團

小三粉絲團是秘密社團,要有人介紹才進得去,顧名思義成員都是小三、小四,甚至是小五的女性。一開始是她發現,她、她室友、她室友的同事都剛好是小三,想說有個地方互相扶持、互相聊天才設立的地方,沒想到當小三的女性還真多,有朋友的朋友也是,傳一傳加一加,就二十幾個社員了。她們的對象有學長、同事、主管、中年大叔及老董事長…年齡差距最大的是30歲,都有老婆、女朋友。她們都稱自己是小情人,有的為了生活,有的為了錢,有的為了感情。社團永不辦網聚以避風險,也不可涉及金錢往來。她們在社團吐吐苦水、交換心得、轉貼如何擄獲男性心理的文章、分享如何法律自保,她們會說誰誰誰很傻,想用死來控制對方,但她們不會酸言冷語,似乎隱隱知道願意成為小三的,當然也是逼不得已。

我聽得瞠目結舌,真有這樣的社團?是互助團體呢,還是同病相憐?這樣的集結會不會反而越陷越深啊,好像小三的命運無法改變,也不願譴責,能做的就是互相撐住,可又能撐多久呢。「有沒有人脫離小三身分的呢,或許也回來分享訊息?」她說有,有的冷漠地把男人分了,反而對方死纏爛打,有的好像突然醒來,想把大家拉出去,但不被理睬。

她不是很記得何時開始的,她躺在男人的臂膀中,沈溺在海市蜃樓的安全感裡,看見才有,離開就消失。直到男人有天向她提分手才驚醒,並反射性地哭喊不要結束。關係拉拉扯扯,她什麼都依他:時間地點、伴遊、按摩、性愛姿勢,她坐公車千里迢迢只為了午休30分鐘的見面或做愛,她不介意,她只介意分手。

「如果不會分手,你要的是什麼?」我問。

「不好意思,你說什麼?」她似乎還在夢裡。

「我是說如果關係一直持續下去,你要的是什麼?」我這次慢慢說。

她愣住了。她說不知道。

她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過去,那是之所以成為今日的她的故事。她的人生普通,單親家庭,母親年輕時便生下她,之後再婚又離婚,自小她個性乖巧,國中時禁不住叛逆母女大吵一架,離家後認識初戀男友,卻是慘痛回憶:被嫌、被打,還墮胎,之後感情也不順。二十歲時回家與母親同住,有穩定工作,職場上她好相處、工作認真,不太拒絕別人,只是沒什麼成就。她喜歡看韓劇、待在家,很想養狗,私下會抱怨會發脾氣但不敢公開…她回想,初戀後就不敢主動談戀愛了,而總是事後才知道追她的男人本來就有家室,也不知是不是小三的命,這是第3次當小三。

一年半分分合合的這段關係,起初她也不是很在意,但隨著時間過去她才發現自己比他更在意。堅強個性的她態度冷漠,沒人敢追求,本來也覺得這輩子不需要,起先很矛盾,但戀上了就不放手,應該說,她不敢離開了。來諮商中心是因為分手的焦慮讓她3天不吃不睡,母親苦勸來談看看,而她自己則不抱期待。

她接受諮商2個月,故事都講完了,唯獨諮商關係仍在飄渺狀態,我們曾經討論過,她說信任我也願意繼續來,畢竟我是聽她說話及理解的人,可關係就卡在一個定點。她的信任並不完全,在今天第9次時我才知道她與男人仍藕斷絲連,甚至還見面做愛。她說不敢說是因為怕被罵,「怕被罵」是有點莫名其妙的聯想,但應該也是跟過去某個經驗有關吧。

關係停滯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我想試著講講我的感受。

「今天才知道你跟男人還一直有聯絡,而且關係密切,我心有所感,有些落寞,原來心理師也變成了小三。」我故作輕鬆這樣說。

聽我這樣形容,她的注意力有回來,「我的意思是,諮商關係好像也是被動等待的小三,端看你這禮拜與男人聯絡的如何、心情如何,有餘裕時才留給諮商,若狀況差時你根本心不在焉。小三雖是甜蜜相處的情人,但其實是次要的關係,或許這也是你的心情吧。」

「對不起。」她說,有些內疚。

「別介意,你知道我沒有責怪之意,我只是想藉這個感覺多多討論,那要怎樣才能增加你對我的安全感及信任呢?可不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呢?」

她搖搖頭,說「心理師不是應該會知道嗎?」

「不,我還是需要你告訴我你想要的、可以接受的方式。」我說。

「我真的沒想過…」她有些苦惱。

「那麼,我們一起來想。」我說。

互依補償的愛情模式

『接受當小三的通常缺乏真正的親密,喜歡找小三的也是,因為害怕被拋棄,才替代以「控制」及「被控制」的關係。』

小三的關係不是愛情故事,而是補償故事,過去得不到的,現在就抓得緊緊。

她缺乏親密,不懂愛與被愛,面對關係時因自卑而退縮,以冷漠保護自己,不少追求者以為被拒而打退堂鼓,但有家室有退路的男人看透這點,不放棄/死纏爛打地追求。她以為終有人不嫌棄且勇敢地觸碰她的黑暗面,當男人終於通過考驗,以為她空洞的內心能填滿,緊緊依附,像章魚吸盤般不放手,為了維持這段關係她願意犧牲自己。

她內在有個受傷的小孩,對愛充滿矛盾,一個不愛自己的女人,過度同理男人缺乏愛,很容易愛上不愛她的人。當小三的、找小三的兩人內在都有個不願長大,不願對自己完全負責的小孩,於是藉由照顧另一個人或依賴對方,藉由給對方愛,再期待對方回饋愛,形成互依關係。你我都可能為逃避孤單/陰暗面而情願成為另一個人的附屬品。

帶有補償的愛情故事,只是一段互依,不愛自己的人給的愛,往往帶著許多批評及傷害,也牽涉到控制與被控制的議題,如「對方表現愛我時,要用我想要的方式、時間、感覺等標準來愛我,但是我不會說,如果對方愛我就應該要知道才對。」小三為了「愛」會犧牲尊嚴,如故事裡坐公車只為了短短30分鐘見面或做愛,而另一方則亦會潛意識地物化她,也許價值只剩下做愛。原本是為了愛,結果雙方都物化彼此。而實際的例子將比故事裡的複雜更多更多。

DSCN3181

有關「性與愛上癮症的十二特徵」

1. 缺乏健康的界線,在還沒有了解一個人之前,就讓自己陷入性或感情的關係中。

2. 因為害怕被遺棄的感覺,所以會讓自己處在或回到痛苦與破壞性的關係中,並將依賴的感覺從自己或他人面前隱藏起來,然後變得越來越孤立,與朋友、親人、上帝及自己越來越疏遠。

3. 因為害怕情感或性的匱乏,所以強迫自己追求或捲入一段又一段的關係,有時甚至還會有一段以上的性或感情的關係。

4. 把愛與需求、身體與性的吸引力、可憐與需要、拯救或被拯救全都混淆在一起。

5. 當自己一個人時,會感覺空虛或不完整,即使害怕親密關係與承諾,仍會持續追尋感情與性的接觸。

6. 將壓力、罪惡感、寂寞、憤怒、羞恥與嫉妒等不同情緒「性化」(Sexualized),並將對性或感情的依賴,當作滋養、照顧及支持的替代品。

7. 利用性與感情的關係來操縱及控制他人。

8. 因為感情或性欲的迷戀、強迫性的幻想,讓自己變得不能正常生活,甚至嚴重性的毀滅。

9. 經常與無法給予愛的人捲入情感關係,藉以逃避對自己的責任。

10. 像奴隸般停留在對感情的依賴、愛情的刺激或強迫性的性行為。

11. 為了避免感到無助,會斷絕所有的親密關係,將性與感情的匱乏感當成戒癮成功。

12. 過於神化或追求另一方,經常責備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幻想與期待。

摘自《上癮症及康健手冊》Addiction and Recovery

未來方向

願意加入小三粉絲團的,或許也代表心理的某些缺乏,選擇了次級作用,以這樣也好的狀態維持不是完整而是幾分之幾的愛情。從次級作用的行為與期待,去辨識內心壓抑的欲望,回到自身,面對心理的空洞,面對如何才能重新相信自己是值得擁有信任、平等、尊重的關係。以下這些自我整理,是引領我們回到自身與關係的議題,也是故事後段要繼續晤談的方向。

1.接受現在的情緒與需求。

行為不會說話,但它在幫我們滿足需求,若我們自己可以看見與覺察「小三身分」行為背後要的是什麼,接受此時此刻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就能將主控權轉回自身,為自己負責。

2.回到生命故事整合自己。

每個人都是他自己,過去即使不堪仍然是自己的一部分,要知道我們欠缺什麼、要的是什麼、追求什麼,就需要回到過去找線索。線索一:如何成為自己的故事;線索二:了解父母親的故事與生活模式,我們如何受父母影響,且故事有好多支線可以延伸,EX家族歷史、重大事件…

3.表達對早年生活重要人物的情感。

故事被敘說,壓抑的情感也會隨之浮現,會壓抑的通常屬負面情緒:憤怒、悲傷、害怕…,試著表達出來讓自己知道(不是給對方知道)。早年生活重要人物對我們的影響至深,呼喚情感才會明白自己是曾如何地期待他們,讓那些期待/欲望顯現,接納自己,也原諒自己。心理成熟度不同,對早期經驗的解釋會不同,如果理解了重要人物如此行為的原因,也試著寬恕他們。

4.療癒自己創傷情緒

知道自己怎麼了,花時間讓自己療癒,以生病看醫生的概念比喻,前幾點是查病因,並將生病視為上帝給你的祝福,痛苦被賦予意義,我們坦然歡喜接受現況,接著,住院休養,在身心靈上覺察與復原。不帶譴責、內疚、矛盾,只需專注療癒自己創傷情緒。

5.尋求健康美好的關係

讓自己邁向完整,也建立兩人或團體歸屬,我們自然會尋求健康美好、平等互重的關係,不會再認為自己是孤單與瑕疵的,此刻我們會轉向專注如何經營關係,而非自我中心卻又壓抑情緒。

 

參考資料:

《愛與性的奇蹟課程》,李宜靜,2010,方智出版。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則以心理師自身經驗為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