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BP失去了童年,沒有好好當一個孩子,沒有成熟的照顧者給予期待及指導,他們想盡辦法壓抑被拋棄的感受,學習適應社會與生存下去的技術,甚至反過頭來替不成熟的大人們扛責任。兒童BP必須忘了自己的需求才能生存,成人型態後一切辛苦都有了成果,生活逐漸穩定,此時那個被遺忘的孩子才又現身,呼喊他最初的渴望。有些BP在人生過程裡得到貴人相助,或某些學習契機想通了要照顧自己,但我覺得更多的人並沒有機會瞭解這樣的事,一直陷在霧裡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社會適應較好的BP則具社會面具,不哭不鬧,偶爾才脫序,長期情緒壓抑不自覺直到爆發才被自己或他人發現。這類人是本篇要談論的對象,而且此假說是從眾多BP的故事反推回來的,而非有此歷程者會成為BP

20181017_232511.jpg

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可說是令人又愛又恨、又讓人不知所措的人格疾患之典型…臨床的治療中,邊緣型人格疾患患者自殺、自傷及操弄他人情緒的混亂行為,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嚴重困擾,也是讓許多治療者感到困難與無力的個案類型,特別是他們操控性的行為,會操弄及挑起家人及治療者的情緒。--維基百科

根據DSM-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對邊緣型人格疾患的診斷標準描述如下:

自成人早期開始出現一種廣泛的模式,其人際關係、自我形象、情感表現皆不穩定,明顯衝動性,表現符合下列五項或更多:

1.瘋狂逃避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拋棄。

2.不穩定而且緊張的人際模式,特徵為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兩極端間轉換。

3.自我認同障礙:明顯和長期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受。

4.至少兩方面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例如過度花錢、性虐待、物質濫用、危險駕駛或暴食。

5.一再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是自傷行為。

6.來自心情明顯反應過度而情感表現不穩定,例如強烈且陣發性的心情惡劣、易怒、或焦慮,通常僅持續數小時,極少會超過幾天。

7.長期感到空虛。

8.不合宜而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例如常發脾氣、總是憤怒、一再肢體衝突。

9.短暫與壓力源相關聯的妄想意念,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本篇要說的是邊緣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簡稱BP),還不到疾患的程度,上述表徵也不明顯,也許有那麼幾項,但一般人並不會馬上聯想到是BPD而僅認為是個人特質、性格的一面而已。BP的人格傾向在亞洲社會是普遍的,文化強調和諧的人際關係,每個人的「我」都依賴他人認同才被肯定,「壓抑情緒、沒有自我」是常態,而這便是BP的核心。

BP不是邊緣人。邊緣人與邊緣性人格是不同的。「邊緣人」:指人際關係在邊邊位置的人,無法進入核心位置、常被忽視等等,也暗指當事人不受歡迎、關係差。「邊緣性人格」:缺乏主體性,無法做決定,想信任又無法信任,獨處時常焦慮不知做什麼好,社會適應較差者會依黏對方(愛你又恨你)、兩極情緒(憤怒破壞又依黏到底,令人感覺被操控),無意識行為(類似酒醉後的行為,事後無法回想。行為由情緒驅動,滿足需要,卻無視現實,且事後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很容易陷入危險情境或帶給他人困擾。)

社會適應較好的BP則具社會面具,不哭不鬧,偶爾才脫序,長期情緒壓抑不自覺直到爆發才被自己或他人發現。這類人是本篇要談論的對象,而且此假說是從眾多BP的故事反推回來的,而非有此歷程者會成為BP

---

BP心理歷程假說

階段(一)被疏忽照顧的童年

-1:父母(或照顧者)都在,但都很忙,沒空理會孩子。

-2:父母都在,但衝突不斷,一邊一國,沒空理會孩子。

-3:父母離異,-1很忙-2彼此嫌惡,沒空理會孩子。

-4:生活困難,孩子必須提早長大共同支撐這個家。

表面有「家」,然孩子是自己長大:孤單吃飯、睡覺、上學、在安親班做功課、處理生活瑣事,回家沒有人。如果害怕,如晚上自己在家、欲困難不知道怎麼辦,哭完後還是只有自己,最後他學會不哭,解決問題為優先(早熟?這是我們以為的早熟,其實他是沒辦法)。

◎潰散路徑-1:孩子學習生活自理受挫,早熟失敗,生活困難,如果還被誤解跟不上大家,可能會提早放棄自己(擺爛)。

階段(二)撿拾「照顧他人的角色」

被疏忽照顧的意義不僅是生理,也包括心理,孩子必須被照顧者「有所期待,期待他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並且被照顧者讚賞」,否則孩子將無所適從。沒有榜樣的孩子要怎麼早熟?他聰明機警抓取某種社會形象,然後成為那個「角色」,在我們社會最好的是「管好自己,並照顧別人的人」。

-1:照顧弟弟妹妹。照顧失功能的手足。照顧生理受傷的父母(照顧者)。

-2:照顧振作不起來的大人,如心理受傷的父母。

-3:照顧同學,有忙必幫。

早熟成為照顧者角色,不忍心看見別人傷心、困擾,提早社會化,通常出現領導者、十項全能者、爛好人等特質,專注於問題解決,無暇想自己狀況。這個時期非常忙,傾聽別人困擾、想方設法解決人際衝突、帶領團隊分組作業、替全家人張羅、未來規劃…雖然忙,但孩子對自己是滿意的,覺得被需要。

◎潰散路徑-2:孩子雖然總是照顧他人,但也有不被眾人買單而被排擠的可能,此時角色受挫、關係疏離會讓孩子想起被拋棄的感受,有可能一蹶不振。不過有的孩子會與之抗衡、反擊,保護自己不潰散。前階段自理能力不佳的人,此階段多為「跟從者角色」,以順從他人換取認同,也很容易失敗。

階段(三)早期症狀:壓抑過久的初期反撲

投入照顧者角色,忘了自己,這在早期是有用的,孩子為孤單的自己找到生存之道。這樣一路走到高中時期,在16-18歲間,有不少人會經驗到情緒壓抑過久的初期反撲,這是人性需求,早熟的代價,反撲是提醒個體該照顧情緒的訊息。

-1:生理症狀:失眠、疲倦、身體悶悶的不舒服、飲食或消化系統問題。

-2:心理症狀:耗竭感(無力、被淘空)、泛焦慮(容易緊張、害怕失敗,但不知道為什麼;有強迫行為—抒發焦慮用)。

-3:短期失功能:被診斷為憂鬱症或其他精神官能症(情緒障礙),什麼事都不能做(做不好),此時若能休養(如長期請假、住院、擺爛)幾個月後會好。

很多人的早期症狀在高中16-18歲間出現,然後幾個月後症狀消失,又能回到照顧者或領導者的角色,雖然外表還是強硬,但功力已減退剩6-8成了。

◎潰散路徑-3:早期症狀若未好好休息,也可能直接引發再也無法適應的BPD。

階段(三.5)談戀愛:照顧自己的人出現了

此階段不一定每個人都有。

主要是照顧自己的人出現了,潛意識希望得到關愛的渴望被激發。

可以成為BP喜歡的對象,一般而言是比他更強、更能適應社會的人(好比父母的形象,讓他能被依賴和被照顧)。

然BP很快在關係裡感受到矛盾,即使對方再三保證,他仍然糾結:要與不要、依賴與獨立、想信任又無法信任…等兩極情感,特別會出現「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過度的感動)」、「會不會這輩子的好運都在這裡用完了啊(過度的擔心)」。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覺得他受到眷顧只是運氣,不是因為他本身值得被愛。

-1:撒嬌VS黏附:撒嬌是一種無防備與信任的姿態,像個孩子,他害怕自己這樣會從此克制不住,依賴一個人是完全的黏附,也是最可怕的麻煩。有的人會說,「我真的可以黏你嗎?」,他說的是連他自己都受不了,希望對方不要被嚇到,而一旦黏住對方他就不離開。一直黏住對方才能感受到關係還在。

-2:測試性的破壞:無法撒嬌的人會展現易怒性格,在很多事上挑剔,令對方感覺是故意的。這是一種測試心態,「看吧,你果然受不了我了,果然還是要拋棄我的。」破壞後對方若還在他當然高興,但之後仍無法自拔繼續測試/破壞,藉由此過程才能確認對方真的接納他,感覺無法留在心中,每次都要測試才行。測試心有的會包含「控制」,不顧他人狀況隨自己需求測試。

-3:無法回應情感給對方:兩極化的表現,不但用於對方,也侷限自己,BP早期過度關注他人忘了自己,現在關注自己忘了他人,很難平衡。感情若不對等,在對方需要時他無法回應,等到對方也累了,關係就會有裂痕(還蠻容易發生的);有種BP會黏住對方,退回孩子心理,退縮、順從、沒有想法,於是也無法回應情緒;另一種則是當他發現對方居然還要他照顧時,會突然發怒而破壞關係。

◎潰散路徑-4:談戀愛失敗會更加深BP對關係信任的困難,或者不再相信愛情。

階段(四)時候到了:角色和面具再也無法掩飾自己的空。

在還未發展真正的自己之前,角色和面具是我們成長中藉以適應社會之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何處去?」是人生連貫的三個題目,從童年被父母期待開始(這個期待也是一個憑藉之物,終究要脫離的,但必須先依附其中),從生活經驗、人際互動裡藉情緒感受、邏輯思考慢慢地建立「我是誰」,爾後這個「我」變成「核心」,能自主決定該怎麼做及負責任,繼續回答人生的問題與享受人生。

BP由於早期經驗限制,比一般人更快更多地憑藉角色和面具,壓抑情緒感受、單靠理性邏輯。壓抑情緒有生存功能,一來避免感受「被拋棄」,二來能更專注「問題解決」。壓抑情緒的代價是,沒有情緒將沒有價值判斷,沒有什麼是屬於自己的,留不住情緒消化體驗,便無法確立「自己要什麼」,枉論後續的人生、生涯,所有的選擇都將無所適從,也沒有意義。

一路成功適應社會的BP,有好成績、好工作、好人緣及好婚姻,事情都做完都穩定後,一樣要面對過去的孤單、未來的虛空,以及現在的漂浮感,他們最害怕「獨處」,因為沒有目標指示就不知道該怎樣辦了。BP尋找自己的路,與一般人不同的是多了「情緒障礙(混亂型態)」的困難。這些議題未解決,BP會進化為「BPD,無法適應的型態」:說不出來的空虛、關係無法長久、不能忍受孤單,最後生活崩解,什麼事也不做或者情緒混亂暴走,他們內心呼喊著:「好想有人認識真正的我」。

-1:無以名狀的空虛:沒什麼事好做,不知道做什麼事好。

-2:無以名狀的焦慮:害怕獨處、害怕孤單。

-3:無以名狀的恐懼:害怕不再被需要。

「時候到了」,多發生在某些情境或任務的完成,例如學校畢業、生涯選擇、成家立業之後。這些事情做完後並不會得到掌聲,不像過去照顧他人的角色那樣,那是他自己的任務而已,接下來呢?於是卡住了。

無以名狀的感受多了,BP會產生「無意識行為」彌補、逃避那些感覺,也就越來越脫序,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潰散路徑-5:有些BP成功適應社會,然人生後期卻發現自己不知道究竟在做什麼,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而不再有動力維持那些早年的面具,逐漸脫序。

---

簡單地說BP失去了童年,沒有好好當一個孩子,沒有成熟的照顧者給予期待及指導,他們想盡辦法壓抑被拋棄的感受,學習適應社會與生存下去的技術,甚至反過頭來替不成熟的大人們扛責任。兒童BP必須忘了自己的需求才能生存,成人型態後一切辛苦都有了成果,生活逐漸穩定,此時那個被遺忘的孩子才又現身,呼喊他最初的渴望。有些BP在人生過程裡得到貴人相助,或某些學習契機想通了要照顧自己,但我覺得更多的人並沒有機會瞭解這樣的事,一直陷在霧裡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BP你真的做得很好、很棒,我為你生存至今的生命感到敬佩,如今請為自己著想,你有資格呼喊、滿足這些心理願望,就如同你過去照顧他人一樣,就算童年沒有大人的疼愛與關注,在過程中你也有塊內在已擁有父母角色的能力(所以能照顧他人),用那塊來照顧自己內心的那孩子吧。請另一個你信任的人幫你,替內在孩子請求吧,讓彼此在一段穩定的關係裡學習、練習情緒經驗的保留,接受挫折、害怕、恐懼、喜悅、接納、關心、憤怒、悲傷…等,然後從中找到你自己。這是另一個心理歷程的假說,當你和信任的人一起展開互相學習與關愛的旅程,儘管路程仍會跌跌撞撞,但你不會孤單的,只要你認為自己有資格過得好,不要放棄,就會抵達你想要的生活與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