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諮商室裡,他覺得很苦,但不知道可談什麼。他們不知道愛自己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堅守傳統的刻板角色,他們相信工作賺錢就會被尊重就能成家,覺得那就是愛,或得到被愛的機會。

時代正在改變,女性意識崛起,性別議題已在法律、經濟、工作條件及性侵害防治上趨向平等,許多工作不必然需要男性特有的特質,看重的反而是人際應對與情感表達,男人們不再是絕對有利的一方,不再能依靠父權而不學習什麼。敏感情感需求的小男人們更是如此,堅守傳統性別典範不再有用,卻也沒人教導他們怎面臨改變的社會。

中年男性所面臨的挑戰(或稱使命),不再是英雄成長斬妖除魔,而是故事結局後的日常生活,是另一類型的故事:「如何與公主生活,如何與生活和解」。

20170408.jpg

一、母親的秘密

他的母親相當漂亮,至少印象中是這樣,但家裡很窮,他3歲時母親突然離家出走,音訊全無。

小學二年級時母親意外住院,再見面就是臨終,縱使他有千言萬語也不知如何表達重逢與死別的矛盾。他只記得,病床前的母親說他太老實,告誡他:「切記,不要相信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母親沒有抱他,後來斷氣時他也楞在那,不知道做什麼好。

他與父親及叔叔同住,成長過程很辛苦,國中輟學出社會,幾年後才有機會讀夜間部把高中學歷補齊。

二、抓不住的女人

出社會後在工廠工作,日以繼夜,沒有不良嗜好,也沒什麼特別興趣。同事介紹他跟她認識,在泡沫紅茶店裡,也許是初戀,他們很快在一起。

他愛她的方式,是男人賺錢養家,女人在背後支持就好,雖然還沒結婚他也這麼想。他把每月薪水都給她保管,奉獻所有表示衷心,繼續專注在熟悉的工作場。她個性外向,然生活百般無聊,只好花錢找娛樂,漸漸地,錢不用夠,結果他只好更拼命工作。他們交集不多,返家時她還在夜店,他出門時她睡死了。

「賺錢都給女人,只求女人愛我就好。」他期待每天能有抱抱,但只能在昏睡的她的肩膀上靠一下。錢可以換得了愛嗎?不,他無法回答,有人留在身邊就好。

現實是殘酷的,沒錢時她離開了他。

三、居家的女人

他很傷心,但還好算年輕,他接更多工作讓自己忘卻傷痛。夜深人靜時翻翻雜誌,他看見希望,改與筆友通信。

他約很多筆友見面喝咖啡,有人不再聯絡有人留下,最後只剩一位互有好感。她性格溫和居家,生活勤勞節省。他們奉子成婚。

為這個家和孩子預備更好的環境,婚後他拿存款買了房子,也一肩扛起妻子娘家負債。他放假時會做家事,幫小孩洗澡、打點雜務,夫妻共同養三個孩子,直到他們上高中。

孩子大了,生活不再緊繃,妻子也有了自己空間與時間,她到外面學跳舞、認識新朋友,豐富人生。他則是老樣子,默默做事,積極接案(此時大經濟不景氣,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賺到同樣的錢)。他們夫妻很少說話,妻子總是意態闌珊,他不曉得可以談什麼,但他其實期盼與妻子天天牽手散步、抱抱就好。

妻子後來跟舞蹈老師搞曖昧,他很生氣但不敢管,幾次下來,酒意讓他情緒暴衝差點家暴,連他也不敢相信自己會有暴力,只好再度壓抑。之後他們也常因家裡事吵架。

在家沒人懂,他索性拿賺來的錢捐宮廟,順便散心。宮廟有個失意的中年女人黏上他,但他沒興趣,只當說話對象。妻子拿此作文章,兩個吵得更凶。

某一晚,她提離婚,孩子也都贊成,晴天霹靂不敢置信。她說他不懂她的需求,缺乏風趣浪漫,這幾年玩股票的她能自給自足,可以自己生存,所以她要自由。他說不出話來,強忍憤怒,也氣孩子們不把他過去的奉獻放在眼裡。妻子問怎麼分財產?「不用討論,全部給你跟孩子。」他氣憤地說,反正,男人賺錢養家應該的,如今沒了家,錢也不用留著。

四、生病的女人

離開婚姻只是氣話,什麼都沒了的他罹患憂鬱症,無心工作,靠積蓄勉強度日。他無聊時會去卡拉OK店獨自唱歌解悶,後來認識現在這個女人,她也離過婚。

也許年過半百、受過很多傷,起初彼此不抱期望,聊聊天就好,但後來覺得契合,也沒有年輕時的負擔與計較,覺得一起生活互助也好。他們有說不完的話,天天牽手散步跟抱抱,他終於如願以償。

好運才幾年,她罕見疾病發作,身體與心智逐漸退化,無法自理必須找外傭幫忙。醫生說她的病不會好,頂多是延緩,而這些醫療、復健及外傭的費用,讓他必須回職場工作。女人因功能退化,心理缺乏安全感,如果看不見他會不斷發脾氣,要他餵才肯吃飯、才肯洗澡,於是下班後他跑回住處打點一切,然後再回公司熬夜加班。他們還是常抱抱,只是女人像個孩子,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但沒關係的,他想。

做的事太多,身心勞累,常常失眠,壓力有時大到莫名痛哭,去了精神科,也按時服藥,但醫師建議他來心理諮詢。

五、小男人的茫然

在諮商室裡,他覺得很苦,但不知道可談什麼。

如果沒什麼主題想談,通常我會請當事人說說他的故事或人生。世界上有太多無奈,我也只能先當個聽眾。

他個頭小但很強壯,皮膚黝黑,眼神溫和,給人一種堅毅可靠的感覺,不過他骨子裡是「小男人」。我給這詞一個定義,「小男人」不若大男人的霸氣父權,他們渴望被愛、缺乏安全感、孩子氣,依賴伴侶,等對方做決定;他們務實、安分守己,然寡言難以表達自己要什麼,爭辯也常常是輸家;他們自主性低,茫然無措,需要被引導。他們不知道愛自己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堅守傳統的刻板角色,他們相信工作賺錢就會被尊重就能成家,覺得那就是愛,或得到被愛的機會。

故事中,他常想起母親的話:「不要相信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他完全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實際上他的一生都跟著女人走,現在仍然是。他覺得有女人很苦,但沒有女人也活得沒有意義。

那麼諮商目標是什麼呢?我們還不知道,諮商並沒有正確保證的路,有時也不知要拿什麼鼓勵人家,只能同哀傷是大男人也是小男人的他。也許說的越多,才有機會找到努力的方向吧,我請他繼續來,不要放棄,最只怕已過半百的他,會不會覺得老狗學不了新把戲而不給自己希望呢?而對於這樣的中年男性,我(心理師)又是怎麼解釋他的經歷呢。

中年男性的挑戰

時代正在改變,女性意識崛起,性別議題已在法律、經濟、工作條件及性侵害防治上趨向平等,許多工作不必然需要男性特有的特質,看重的反而是人際應對與情感表達,男人們不再是絕對有利的一方,不再能依靠父權而不學習什麼。敏感情感需求的小男人們更是如此,堅守傳統性別典範不再有用,卻也沒人教導他們怎面臨改變的社會。

或許我們可從 《童話中的男性進化史》 此書中看見一線曙光。作者以童話隱喻、象徵了男性深層心理,認為中年男性所面臨的挑戰(或稱使命),不再是英雄成長斬妖除魔,而是故事結局後的日常生活,是另一類型的故事:「如何與公主生活,如何與生活和解」。

男人必須再啟學習之路,從英雄到一個家的家長,從反抗者到被關係裡的人反抗,從强悍的男權到逐漸接納自身的女性角色和女性價值觀,作者以男性如何接受自己内心的女性形象(榮格概念的陰影面)為焦點,認為當男性在跨越舊式典範時,關鍵是需要得到女性的幫助和指點,如我之前引述的三島由紀夫所言「女人是愛的專家」,尋求她的指導吧,也傾聽內在阿尼瑪(男人女性化的一面)的引導。

作者認為成熟男人要懂得回溯過去,重拾「史前意象和壓抑已久的頑皮衝動」,並「放棄男人習以為常的信念」,轉而探索新視野,去「不知道什麼地方拿不知道什么東西」(其中的俄國童話篇名)。男性的中年認同,某些重拾(EX:父性的力量[1])、某些放棄(EX:父權)、某些新的(EX:內在的女性形象),就能站在新故事的起點[2]

至於這樣的信念、使命如何推廣讓男性知悉,那又是另一件社會實踐的事了。

 

【創作聲明】此為〈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故事主要強調人性、關係、心理主題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

[1] 參閱我寫的:(1)《夠好的父親:青少年期--成為孩子的典範》(2)《成為一個夠好的父親:兒童期--父親育兒的重要性,帶孩子進入世界》(3)《簡論「父性力量」及「男性認同」》

[2] 參閱我寫的,這也是我的看法:《殊途同歸--/女性心理發展路徑的辯證關係》

進一步閱讀:《童話中的男性進化史》導讀,巫王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