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關係本質是獨立互饋的。在關係建立之初可暫容不平等,如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但感情一定要逐漸調整成獨立互饋(不一定在同一項度互饋,例如隱藏的利益關係)。假若一直維持原樣,照顧者會累,而處於弱勢的被照顧者會缺乏安全感,關係散裂絕對是遲早的。天底下只有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愛能超越這個法則(少數父母沒有),而「諮商關係」則介於兩者之間。它部分類似父母的愛,稱為「無條件的關懷」,部分仍是一般關係的本質。

「無條件的愛」與「無條件的關懷」很不同,前者帶有各方面無止盡的包容,後者注重在「接納」與「期待未來」。「接納」指的是心理師認同當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情感或想法,認同感受,但並非一定認同相應的行為。心理師有義務提醒,在關係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不能賴給任何一方,諮商關係也要邁向獨立互饋/互為主體才行。

DSCN6740.JPG

一、尋求「無條件的愛」?

有一種關係是「無條件的愛」,那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此愛源於父母自嬰兒誕生那一刻。新生兒什麼都不會,只會哭,照顧者必須同理與解讀他的需要,餵他吃喝、擦屁股,甚至在未發聲前即滿足他。孩子逐漸長大,一切都在學習,父母繼續照顧與引導,接納孩子情感與想法,包容他所有行為,無怨無悔付出。即使嬰幼兒無能,照顧者也不會嫌棄,就是喜歡他接受他原本的樣子。

長大後,過去曾有這樣的愛會給他心理的力量,知道該為自己負責了。

但有些人,「家」沒有提供該有的,缺乏愛讓他往外尋找「無條件的愛」,執著人生必須要先擁有它,才有動力繼續下去,他的心聲是:「真實的那個我很爛很差,只要有人願意接受原本的我,愛我,我才能有所改變。」當事人把這個期盼悄悄投射在人際關係裡,其中最多的是愛情。

許多諮商裡的案主也是一樣,他對「諮商關係」的期待也是「無條件的愛」。這份對愛的要求,是心理師接納他無助、無能的真實模樣,讓他全然依賴,他(因為過去的失敗)什麼也做不了,他希望沒有改變也能被愛(因為他很努力地「想改變」)。許多案主會以「獲取無條件的愛」作為生活目標,認為這才是真正被肯定、被認同、被愛,才要允許自己人生振作起來。

然而「無條件的愛」並不是給了就收得進去,缺乏安全感的當事人,心裡像漏了洞的杓子,會測試無條件的愛「是否持續存在」,他只能確定現有感覺,而無法留存信任在心裡,然感覺稍縱即逝,他再次恐慌。盲目的追求使當事人不去面對自己究竟要什麼,固執認定照顧者多用心便可以懂他,只要被愛他就會振作,因此問題是「都沒有人願意用心對他,且別人都有,唯獨他得不到」。當事人即使被愛也不一定會振作,習慣無能的他並沒有得到愛就猛然站立、向前成長的神奇力量,反而產生新的焦慮「這股依賴多麼好啊,如果之後沒有怎麼辦?」於是他維持原樣與繼續矛盾。

現實中「無條件的愛」只有父母能提供。在父母以外的關係(含伴侶、親人或師長)並不存在這樣的事,沒有人可以接受另一個人像嬰兒般的無能與全然依賴,即使有也是暫時的,時間一長就會被討厭,因為其他關係的本質都是獨立互饋的。

尋求無條件的愛的當事人,常讓自己處於受害者位置,說什麼怕說錯,做什麼怕搞砸,看吧果然又失敗不如一開始不要做,多哀怨與抱怨;另一種型態是,當事人以自己的方式關心對方(但不去瞭解對方真正需要什麼),認為自己付出相當份量,為何卻得不到「同等用心的被愛」。當關係承受不了負擔而破裂時,當事人再度宣稱也印證「自己是沒人愛的,果然再也站不起來,果然事情總是如此,果然對方總是不要我」,而他始終沒意識到「關係裡自己要有責任」。

二、諮商情境裡「無條件的關懷」

一般關係本質是獨立互饋的。在關係建立之初可暫容不平等,如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但感情一定要逐漸調整成獨立互饋(不一定在同一項度互饋,例如隱藏的利益關係)。假若一直維持原樣,照顧者會累,而處於弱勢的被照顧者會缺乏安全感,關係散裂絕對是遲早的。

天底下只有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愛能超越這個法則(少數父母沒有),而「諮商關係」則介於兩者之間。它部分類似父母的愛,稱為「無條件的關懷」[1],部分仍是一般關係的本質。

『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由心理學家Rogers提出,指心理師對當事人表達真切的關心、接納與尊重,是一種無占有性的關懷,且尊重他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不針對當事人的情感、想法和行為做出個人主觀評價,相信當事人自己有能力找到修正不適當行為的辦法與途徑。(摘自:教育部教育雲https://goo.gl/hjohdj

換句話說,在關係裡心理師對當事人不計前嫌(不會說看吧誰叫你當初八拉八拉…),只關心他此時此刻的感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走某個路徑,真誠接納屬於當事人的感覺。

「無條件的愛」與「無條件的關懷」很不同,前者帶有各方面無止盡的包容,後者注重在「接納」與「期待未來」。「接納」指的是心理師認同當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情感或想法,認同感受,但並非一定認同相應的行為。舉例說,當事人孤單寂寞覺得冷,心理師接納那個感受,但不認同他繼續瘋狂購物、找一夜情或自我傷害。「期待未來」指的是,感受、感覺、情緒只是一個指標,接納當事人現存無助的狀態,並不是同意「他就是永遠孤單寂寞,永遠改變不了」。心理師相信若有支持的條件,當事人處在真誠、溫暖、不批判的環境裡,藉由支持與對話,他會有力量自動修復與找到方法。「接納現在」並「期待未來」,這是無條件關懷的兩層意義。

「心理師,如果你要我改變,我才會想試試看。」

「我剛剛覺得很難過,但你沒有伸出來握住我,我覺得被你拋棄了。」

「心理師,你還喜歡我嗎?是不是一直覺得我是個麻煩?」

「我一定很糟糕吧,那麼久了還這樣,心理師一定很生氣吧,我還是不要來好了…」

當事人因無助、痛苦而沈在底下,等待重新出發確實需要時間,溫暖支持的環境是沃土,讓種子預備發芽,而不是讓種子沈睡在土裡。若沈溺過久,種子會腐爛,也會將沃土朽壞,雖然心理師有專業,也是普通人而已,若沒有逐步轉成獨立互饋,諮商關係也會朽壞變質。

為不讓諮商關係質變,心理師會有所行動,讓當事人明白與面對諮商關係是無條件的關懷,不是無條件的愛。討論關係裡發生的種種,重新檢視彼此的責任。「無條件的關懷」是搭配有條件的情境,它仍有一般關係的本質:獨立互饋(當事人想改變的「意願」或「動機」是給心理師的回饋),它是沃土,不是無條件的愛。有個說法,心理師是當事人心理的父母,這比喻很合理,然而可以有永遠的父母,卻不能有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心理師有義務提醒,在關係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不能賴給任何一方,諮商關係也要邁向獨立互饋/互為主體才行。


[1] 另一相似的概念是「涵容」,來自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師容納負面情緒,再轉化相對好的信息給對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