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整理/相信的性別心理發展論述。

摘要

(1).道德發展論的故事,心理發展從男性中心到女性中心。(此段佔2/3長)
(2).現代人類心靈的複雜不再是單一向度,男女性心理的發展每個人都有,是光譜程度的混合,表現形式複合、互補、互相影響,像一鍋湯(一個成長故事)。若以中國式的譬喻來講,我覺得是一個太極圖的辯證發展概念,EX人際取向的我VS獨立的我。
(3).心理發展並非均衡成長,而是從性別核心往外發展,以優勢面偏頗成長,例如慣用手(右手)的概念,而「可以左右手同時精熟」的人其實是後天刻意練習的結果。性別心理發展也是如此,文化、傳統及社會的集體潛意識讓目前男性多數會順著發展男性心理優勢,而女性也是(當然也有反過來者,所以跟生理性別不是絕對相關)
(4).在「人生下半場」,開始轉化探索。原來未發展或被壓抑的劣勢面會逐漸現身要求,補償過去,重新整合優勢與劣勢。 
PS: 男/女性心理是心理特質,也可說是陰/陽,是共存但每人有優劣勢的區別,這也可以詮釋具有男性/父性的女人、具有女性/母性的男人,也包括同志、不同性取向的人,因為內在的心理特質並非等於外在角色。

2017.9.13.刊登於【關鍵評論網】:兩顆蘋果怎麼分給三個小孩?男女心理發展路徑的異同

「道德」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網路

一、「道德發展階段論」:心理發展原則是男性中心的設定

漢斯的妻子罹患罕見疾病瀕臨死亡,唯一的希望是某藥劑師剛發明的藥物。此藥價格高昂,藥物成本只有200美元,但藥劑師要賣2000美元。漢斯想盡辦法也只籌到1000美元,他請求能否先吃藥再支付餘下的,然藥劑師還是拒絕了。漢斯絕望後開始考慮偷藥。

你覺得漢斯應為他的妻子進店偷藥嗎?這樣做是錯誤的嗎?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柯柏(Kohlberg,1958/1981)設計了一個道德困境的故事:『漢斯偷藥』,針對84位男孩在20年不同區間,問他們如何選擇、所考慮的點及如何認為自己信念是正當的,最後Kohlberg依此質性研究推論出人類的「道德發展階段論」(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共有3層次6階段(如圖)。發展初階為只想著個人的得失,中階是重視法律或社會規範,高階是全盤了解後以自我信念做出決定。

Kohlberg的研究是受同時期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1958/1962)觀察兒童團體遊戲時所啟發的,Piaget認為男孩才會從遊戲與爭辯中發展抽象規則,而女孩是變動的,認為只要能讓大家開心就是個好規則。同期1950Erikson發表「社會心理發展八階段論」,「自我認同」一詞引發討論,當時心理發展理論都在強調分離獨立、自我認同及認知邏輯等概念,在此氛圍,理論對女性發展所做的解釋是她們過於依賴、太看重關係以致「自我概念不足」才屢遇困擾。

真的是這樣嗎?Kohlberg的學生,心理學家吉利根(Gilligan,1982)提出「關係中的自我」概念,她承接社會心理學家Nancy Chodorow1978,『母職的再生產』)的論述,認為女人承接了育兒責任,社會要求女人成為一個母親,成長時認同母性角色,這些都昭示女人往後維繫關係的重要,以致「女性人格的自我,被界定在關係脈絡裡,視與他人的連結和關係所定。」。這種型態並非自我概念不足,而是在第二階發展後進入完全不同的項度,以愛和同理心為軸,是一種關懷的倫理,會尋找所有人都可以滿意的方法,不似男性發展需要建立清楚的界線、良心、原則和自我信念。

Gilligan認為Kohlberg的研究排除了女性經驗,針對「什麼是男孩所看到但女孩視而不見」的問題被篩掉了,也就是女性對關懷及人際關係在道德判斷中的考慮和價值。Gilligan也作縱貫追蹤訪談,包括研究大學生、墮胎決定研究和權利責任研究,並以女性受訪者佔多數,她發現對女性而言,所謂的「善」不是絕對的,不是普遍原則及自我選擇,而是關係裡所有人都能接受、都能滿意的才是善,她認為女人並非沒有自我,「關係中的自我」選擇順從是為了大局而改變自己的決斷。只是「關係中的自我」有其代價,以大局為優先的判斷做久了,會習慣質疑自己原發反應,假的變成真的。我們都有這樣的傳統故事:女兒以為母親喜歡吃魚頭,於是每餐都主動夾給母親,殊不知母親是因孩子需要營養讓吃魚肉,自己揀剩下來的吃,結果母親吃習慣後也就真的只吃魚頭了。

所謂的「道德」--行為是否正確,對男性而言是普遍原則(EX公平原則)的應用,適用所有情境,堅持善與信念就難免有人犧牲,且男性傾作秩序及規則的維護者。對女性而言,善卻是超越好壞,是她所處情境中所有關係所有人能和諧接受也能認同的結果才算,為不破壞關係,她願意犧牲自己換取大家滿意,承擔自己所做的選擇。舉例來說:「兩顆蘋果怎麼分給三個小孩?」,男性所想到的答案可能為(1)猜拳決定(2)大的讓小的(3)蘋果切一切或打成汁再均分,這三種選擇都有公平原則,那如果是女性呢?她可能也會如此,但更可能會拿自己水果給沒被分到的孩子吃,使每個孩子都滿意,這便是女性的思維--適切地解決了生活問題,且沒人抱怨。

二、女性心理學補充了另一種視野,心理發展也需要脈絡性與敘事性的理解。

KohlbergErikson的受訪者以男性為主,找到的「男性自我認同」是探索、尋找、認同,以別人為參考對象,最後產生自己的信念、態度及價值,並以此為準則覺得自己作了正確決定。2009年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麥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演講匯集出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也推出「火車的困境」,是犧牲一人救五人,或撞五人(違反規定在危險幹道)救一人,強調在諸多的情境與選擇中,如何思辨個人正義的邏輯。不過這些思辯與原則被批評都只是「心理推理」而已,不一定真的是現場經驗與直覺反應。

Gilligan發現的「女性自我認同」則相反,成長過程中女性不斷學習在真實場域及人際關係裡讓大家滿意及認同,當他們肯定了她,她才會覺得自己作了正確決定,然後才得到自我認同,也就是「關係中的自我」。Gilligan甚至認為,「成熟的關係中的自我」會是道德發展的最高層:「對別人好與負責,同時也對自己負責、誠實與真誠」,超越對錯,「你好我也好」。

Gilligan認為男孩和女孩是被迥然有別的人際取向和社會獨立要求來到青春期,緊接著又面對「自我認同」,在父系社會下,男性自我認同被認為是穩定人格的核心,層次較高,而女孩不能獨立、缺乏主見、情緒變化則被視為問題重重、發展不足,目前父系社會雖鼓勵女性自我成長(過去則不鼓勵,認為低下就低下,因此「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然心理成熟仍依「男性自我認同」發展標準來看待。

有趣的是,兩難困境採用道德原則處理,根本不能解決生活問題,道德到底要秀給誰看?女性通常視情境與關係會作出更貼切更適當的選擇,她滿足了她的家人們(例如經濟上只能點一份兒童餐,她卻要求餐廳要給兩份禮物以給兩位孫子),可是卻被冠上不道德的責任(過份要求的奧客)。

Gilligan強調女性心理發展不是不足,而是另一項長處,雖然被男人生命週流定義為照顧者、關懷和幫手的附屬等級。道德與生活並不是兩極對立,日常生活難題需要對活生生的人和真實情境中多面向的複雜的感覺,以「責任和關係理解的發展出的照護行動」,和「以信念為概念釐清道德正義和權利規則」一樣重要,若沒有女性的選擇,生活將一塌糊塗,也不會有道德這事了。

心理發展的主軸是串連在「成熟」而非項度類別,Gilligan認為女性發展心理學強調關係、依附和互賴,強調關係脈絡,給生命發展帶來不同觀點和不同優先順位的經驗描述。生命週流本身從女人和男人世界的交替所生,唯有開始像關注男人一般的留心/觀察過女人的生活,發展的理論家視野才會包含兩種性別,而且她/他們所生的理論才有豐饒性(頁31)。

從道德發展論來看,在當時環境下以生理性別基礎討論男/女性心理發展,男性心理發展看似完美,而Gilligan將之扳回一城。

 

三、心理發展原則的殊途同歸:邁向完整。

過去時代性別分工與社會價值認為,性別心理發展受限於生理性別,因此男人有一套男性心理發展,女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即使是心理學家榮格(Jung)所提的心理概念,也是認為男性心理的女性面/特質(Anima:阿尼瑪)及女性心理的男性面/特質(Animus:阿尼瑪斯)。然時代改變後,很多事不再談「兩性」而是「性別」,家庭結構與角色也不再對立二分,人類心靈層次的複雜亦同,都不再是單一向度,而是光譜程度的混合,表現形式複合、互補、互相影響,像一鍋湯(一個成長故事)。若以中國式的譬喻來講,我覺得是一個太極圖的辯證發展概念,人際取向的我及獨立的我。

大自然的生物「性別分工」,由雄雌兩類不同生理基礎擔綱不同角色、功能,分工以利生存,發揮優勢,人類社會也是,在道德發展與自我形成上,男女心理發展的兩種性別特質各有差異,功能不同。性別分工是為了強化優勢,因為現代挾著過多資訊,像多頭馬車,而成長時心靈發展必須抓取某軸度當中心作為優勢才能迅速適應與成長(多數選擇「性別」作為核心,因為生理基礎及文化影響),爾後哪種性別特質為優勢的路徑在建立自我概念及如何以此為核心繼續人生是很不同的。

心理發展並非均衡成長,而是從性別核心往外發展,以優勢面偏頗成長,例如慣用手(右手)的概念,慣用手是優勢是主導,非慣用手則是輔助,而目前社會是右撇子的世界,便相輔相成,而「可以左右手同時精熟」的人其實是後天刻意練習的結果。性別心理發展也是如此,文化、傳統及社會的集體潛意識讓目前男性多數會順著發展男性心理優勢,而女性也是(當然也有反過來者,所以跟生理性別不是絕對相關)。

/劣勢的概念來自榮格的心理類型說[1],每個人都擁有四種類型分佈,優勢主導生活適應,對立面的劣勢則影響重要事件,兩側的則為輔助類型。我認為,性別心理發展也像這樣同時存在兩種項度,但為優劣勢呈現,讓處人生前半場的我們發揮優勢,累積自信,在社會立足,男性發展自我信念為中心,發揮父性,以理性、原則、冒險、生存的優勢功能,而女性則發展關係中的自我,發揮母性,以保護、關係維繫、支持、生育的優勢功能。優勢發展的同時,劣勢面也會有其作用,兩者同時存在,非對立,「自我概念」和「與重要他人關係」的辯證本來就是互相循環以健全自我之道。

在多元的時代裡,比較容易出現的矛盾是,他並不知道要認同哪個核心,有可能成長時的優勢(EX男性心理優勢)與外在學習(EX走女性心理發展)互相矛盾,並不是不行,但常會有不合腳、東施效顰、事倍功半、缺乏自信的卡卡過程。自我探索或心理諮商可指出此矛盾,找到更適合的前進方向。優勢只是主體、核心,只是基礎方向,究竟內在比例是多少,還要搭個體的生活風格、成長經驗、學習領悟等而產生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創造。某種角色或行為表現皆只是末端的呈現,個體可以自主,重要的是「自主選擇」。EX:「領導」本身就需要同時兼具男/女性心理原則所提及的能力,但領導時實際展現出來的則會有千百種。

優勢的發展是為了在環境中生存,當一切都穩定後,男/女心理發展的核心會開始轉向,重新認識內在與經驗整合。榮格Jung認為此刻正是「人生下半場」的開始,將退去社會期許的形象(persona:人格面具),開始轉化探索,原來未發展或被壓抑的那一面(劣勢面,Shadow:陰影)會逐漸現身要求,補償過去,重新整合優勢與劣勢。優勢為男性心理的,在中晚年開始感覺到親密、關係和照護的重要性,優勢為女性心理的,在孩子長大、公婆過世後追求自主,享受真正的獨立,人們都企求在現實世界自在的活出自己(Self Realization:自性實現),邁向完整,殊途同歸,這個過程也像是Jung說的「個體化原則(Individuation)」,每個人一生皆在追求讓自己更自由、更完全、更完整的心理歷程。人生後半場的整合類似太極圖,在一個圓內追求互補、融合、平衡,有了過去優勢的自信,重新學習劣勢面就會有信心及基礎,此時的追求是心靈層次的,追求生命意義,推己及人,與社會興趣結合,貢獻所學。但目前這個概念在社會比較少被肯定,多數人認為退休就該享受,轉到物質層面去了。

參考資料

《不同的語音》(In a Different Voice),Carol Gilligan,王雅各譯,1982/2002,心理出版社。


[1] 榮格將人格功能分為四大類型:思考、情感、感官、直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