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夠好的父親」呢?

現代父親當然也要共同育兒,不過父親育兒仍有別母親,對孩子來說,父親是第三者,屬於社會關係,甚至是來搶奪母親的,此心理過程佛洛依德稱為「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父親』身分不是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有的,而是關係建立中一步一步揭示、宣告、成立的。父親的家庭位置,在遠古時代是對外的狩獵者,他提供食物、提供保護,以及最重要的技能傳承--教導他的孩子學習如何狩獵。父母親各司其職,孩子依附母親在保護中長大,而父親的責任是帶他走出家庭、進入世界。

2018.1.18.刊登於【關鍵評論網】:男性育兒的獨特性:如何成為一個「夠好的父親」?

IMG_20160214_125943.jpg

「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考特(Winnicott)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在母嬰關係上,只要母親足夠敏感和穩定,可以滿足嬰兒生理和情感需求,那就夠好了,其餘條件都不是必須,不需戰戰競競當個完美的母親。「關係」這件事,母親有著生理哺育及本能的協助,是嬰兒最初的重要他人,她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也以同樣眼光回應,並逐漸從共生關係裡分離、發展「自我(self)」概念。David Brooks在《社會性動物》對此寫道『…最初的愛是另一個人給予的愛,嬰孩用母親賦予他的形式去認識自我,多年後,他才能用自己的定義去認識自我。』

那麼,何謂「夠好的父親」呢?現代父親當然也要共同育兒,想當初我也是父嬰同房,孩子抱整晚、把屎把尿,變成從此再也睡不好的人。不過父親育兒仍有別母親,對孩子來說,父親是第三者,屬於社會關係,甚至是來搶奪母親的,此心理過程佛洛依德稱為「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父親』身分不是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有的,而是關係建立中一步一步揭示、宣告、成立的。

父親的家庭位置,在遠古時代是對外的狩獵者,他提供食物、提供保護,以及最重要的技能傳承--教導他的孩子學習如何狩獵。父母親各司其職,孩子依附母親在保護中長大,而父親的責任是帶他走出家庭、進入世界。

今日父親的困境

父親的功能在今日遇見困境,社會歷經工業革命及二次大戰,生活型態改變了,父親的傳承角色斷裂了,父親消失在工廠、工地或辦公室,藏在機器、文件或永無止境的工作裡,對家庭來說,他是缺席的;權力觀念與家庭組織變了,儀式及傳統落沒,父親不再有東西可以傳承,失去了與孩子的連結,對家庭來說,他是沈默的。今日父親僅留存了「養家餬口」的功能,只是提供金錢與物質的人罷了,父親視賺錢為己任,專注在社會領域撐起家裡經濟,下工或退休後回到家庭卻發現自己是菜鳥,被妻子及小孩嫌棄不懂關係經營。社會對父親期待變多,除了經濟能力,也譴責他的缺席與沈默,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在《父性》裡就說:「今天的父親處於譴責之下,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他沒有做什麼;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而是因為他什麼也沒有說。」

於是有些父親開始像母親一樣育兒,共同分工,作家事,我自己的經驗發現,即使煮飯、打掃、洗衣,帶孩子上學我全包,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也毫無影響,母子關係並不是依據做事的多寡,純粹是無條件的愛,母親對孩子如此,孩子也如此看待母親。但父親不是,作家事的父親充其量不過為「媽媽二號」,孩子覺得爸爸該去工作,媽媽在家陪他們就好,孩子也期待爸爸賺錢(買玩具)、萬能(修理玩具)、有問必答(玩具怎麼會壞掉),以及在假想遊戲中爸爸永遠是壞人或魔王,而媽媽是被保護的。歷史的積累,讓我們在心理上對父母的期待有決定性的不同。

父性、母性的心理原則

「父親母親」是種角色、形象,父可代母職,母可代父職,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決定性的差別在於父性與母性心理原則的引導。

◎『所謂的母性原理,就是「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對孩子採取「包容」、「保護」的態度。』,而『所謂的父性原理,指的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也就是教孩子要「明辨是非」,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要好好修理」。』河合隼雄《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嬰兒都需要母性無條件的愛,六歲以後的兒童則需要父性的愛,需要他的權威與引導。』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Fromm)《愛的藝術》

父性與母性同樣重要,夠好的父親母親各司其職,如同David Brooks在《社會性動物》寫的:『父母只要夠好就行了。他們提供孩子穩定且可預期的節奏。他們的管教能符合小孩需求,溫暖與紀律。他們建立起安心穩當的情感連結,讓孩子面對壓力時有求助的對象。他們在孩子身邊以身作則,示範如何克服人世間的問題。…父母可能會犯錯、大發脾氣,有時還會忽略孩子的需求,可是只要整體的照料形式是可靠的,孩子依舊能有安全感。』

父親育兒的獨特性:把孩子舉高高

我永遠記得,妻子在懷第一胎時,第二個月小產了,她陷入情緒低谷至少半年,對男人而言,我認為「胚胎」不過是「未成型的細胞」,可對母親而言,卻已是兒女的靈魂,懷胎的微微身心變化都是生命信號,他們都是「兒女」。我想,這是我身為男人難以體會的。母性連結生理本能及無條件的愛,是孩子關係挫折可退的安全堡壘,那麼父性呢?

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認為,與母親相比,父親的特色是:『教他孩子騎腳踏車的那個人。』騎腳踏車(兩輪的),不僅是一項技能而已,學習中要面對害怕、挫折、疼痛,要學習自我控制與延宕滿足,父親的教導與關心可平衡母親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父親的任務是,帶領孩子進入這個世界,學習於此生活的必要技能,並陪伴他通過必經的磨難。

父親的獨特性怎麼展現呢?我認為,在兒童期有下列三點:

1.認可:把孩子舉高高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把他舉高高、坐在肩膀上、抱起來迴圈旋轉,這都是父親的體型與力氣才作得到的事,也是一位父親認可這是他的孩子所做的事。相對於母親總是喜歡安靜安全的交流,父親提供了有點害怕卻又好玩刺激的互動,逗得孩子興奮大笑,體驗正面情緒。當遊戲結束,父親也是拒絕他一玩再玩的那個人,讓孩子自然學習「結束了」的情緒調整。

2.陪玩:體驗與創新

3-9歲,運動與技能的肢體學習,與父親的互動是興奮刺激的遊戲體驗、混戰扭滾的肢體運動、騎腳踏車類的技術學習以及眾多創新創造的活動,開創視野(EX:象棋規則、撲克牌自創玩法,孩子會知道:「喔,還可以這樣做喔!」)。

3.榜樣:權威與教導

9-12歲,孩子正邁向認知成熟、邏輯思維與成就榮耀的階段,父親是一個榜樣,透過對新奇事物的探險與追尋,傳遞某些價值。兒童繪本《月下看貓頭鷹》就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在一個冬天夜晚,爸爸帶著女孩一塊拜訪森林裡的貓頭鷹。女孩路上不敢出聲,因為爸爸不斷地提醒她:拜訪貓頭鷹一定要非常安靜才可以。探險完成,女兒自述了這段心得:

「但是我沒喊累,出去看貓頭鷹,就得保持安靜。爸爸就是這麼說的。」

「出去看貓頭鷹,不需要說話,不需要溫暖舒適,也不需要別的什麼,只要心中有一個希望。爸爸是這麼說的。」

最後,小女孩自發性地「我知道我可以說話了,也可以放聲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聲不響,像一道影子。」

「夠好的父親」:精神象徵

父親育兒中所蘊含的社會關係,是孩子進入學校時很重要的基礎與榜樣。從歷史、社會、家庭的脈絡來看,「父親」保存下來的是一種心理原則:『一個既有權威又有感情的精神父親,也為我們提供營養和溫暖。(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就讓我們維持這樣的精神象徵吧。不過父親既然並非天生的育兒者,「父親」身分仍必須經過學習,依然得從增加家庭時間、參與分工開始,讓生活瑣碎成為與孩子間很「親」的基礎,別只認為陪玩或扮黑臉就行,家庭領域的事可請妻子幫忙,協助自己成為「夠好的父親」,畢竟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與「品質」都是很重要的。

arrow
arrow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