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經驗是,其實任何心理學的階段論,無論是馬斯洛、艾力克森及其他學者,都不會是直線前進的概念,因為「過去」從不會真正消除,而是暫置、共存、重新詮釋,過去會不斷重現,形成「不斷擺盪、周旋向上」(圖二)的概念,當事人本身會因任何生活的刺激、個人性格、成長經驗、偶發事件再度回到某階段,但再度回到某階段裡並不是「退化」,而是在周旋裡來來回回但整體每次都提升一點,看似等級沒升但其實升了經驗值的概念。

圖二:周旋前進的心理狀態.jpg圖二:我的看法

悲傷(grief)調適沒有階段沒有完全復原,而是迂迴前進

「悲傷」的感受強大且複雜,但簡單來說,是指一個人遭遇失落或被剝奪心愛的人、關係或物時所產生一種悲哀、憤怒和罪惡感交織的感覺。佛洛依德在1917年《悲傷與抑鬱》將之視為「對失去愛人或失去某個與個人環境相關的抽象概念,如祖國、自由、理想等」的反應,他強調悲傷並非病態(P.250)。

悲傷有其公開與私人的表現方式,視所處當下的社會、習俗及宗教影響所定。到底個人的悲傷會怎麼進行呢?許多學者探討悲傷的過程,最常被引用的是Elisabeth Kübler-Ross(1969)人瀕臨死亡的情緒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從拒絕將死的事實到坦然面對的過程,後來也常用於悲傷輔導,為一般助人者判斷悲傷情況的標準。研究悲傷的學者很多,網路整理如圖一。然而「階段(stage)」一詞令人誤會,多數人會以為是直線順序的前進,就像1.2.3.4.一樣到達終點,『最後階段=完全復原』,而任何悲傷表現不如預期的人,可能被認為他無法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果真如此嗎?無論從生活經驗或輔導經驗來看,人的心理發展並非直線成長,「曲線迂迴」的概念反而比較能形容人類掙扎向上的心境。Bonanno(2012,德國心理學家)發現,悲傷不是階段性的進行,而是隨著情緒起伏呈波浪前進:有時逝者家屬會完全淹沒在自己的痛苦中,隨後短時間內排除痛苦,然後為了自我保護而轉移焦點到其他事務…家屬即使在多年後仍然掛念逝者,而不是進入最後階段如教科書般地永遠跟這個人告別(P.254-255)。我自己的經驗是,其實任何心理學的階段論,無論是馬斯洛、艾力克森及其他學者,都不會是直線前進的概念,因為「過去」從不會真正消除,而是暫置、共存、重新詮釋,過去會不斷重現,形成「不斷擺盪、周旋向上」(圖二)的概念,當事人本身會因任何生活的刺激、個人性格、成長經驗、偶發事件再度回到某階段,但再度回到某階段裡並不是「退化」,而是在周旋裡來來回回但整體每次都提升一點,看似等級沒升但其實升了經驗值的概念。

悲傷階段的學者各家整理.jpg圖一:網路資料

協助表達悲傷的三大方向

當人突遇重大失落,情緒上一定都是震驚不知所措,產生麻木、悲傷大哭或生活癱瘓等混亂,行為上則從客觀可見的開始面對,如處理後事,最後才是心理面,等到最後獨處時才會慢慢湧現,並且影響日常生活。

悲傷的各種表現,在失落當下就四處跳躍著,此種跳躍即是當事人正在處理與調適的過程。悲傷最好有外在資源協助:有對象可說及聽、一起探求逝者以往的更多訊息、藉助靈界或神的力量理解另個世界、心理諮商認識自己與逝者的關係…

除了傾聽,如果你想幫助當事人,可以協助的有以下三方向:

1.協助當事人允許悲傷存在及表達

文化習俗裡表達失落與悲傷的儀式很多,但多數的繁文縟節是為逝者設計的,為逝者在另個世界好過(請參看電影《父後七日》),當事人喪期忙都忙不過來,沒有時間悲傷,可一但喪期結束,情緒就會爆發湧現如洪水猛獸,另一極端是壓抑太久也出不來了。我們必須留意不被允許悲傷的心理機制及其背後文化意涵,然後協助「調整」而不是「改變」,才不會導致抗拒,最後共同找出或重新詮釋當事人可接受的說法,順利表現悲傷。

(1)若當事人壓抑:藏在心裡

文化及宗教通常會以傷心傷身及影響逝者意念的說法避免當事人過度傷心,卻可能導致過度壓抑。這種不能被知道的秘密對情緒釋放是一種負擔,我們先了解文化宗教意涵,再趁機擴大解釋,在不對抗的情況下把「照顧自己」的意義重新詮釋,討論如何允許自己傷心並妥善處理,讓家屬可接受,逝者也可接受的方式得到三贏。

(2)若當事人否認:從內在否認這個感覺

這是比較複雜的狀態,不是壓抑,而是當事人自己感覺不到自己的悲傷,甚至所有感覺都無感。情緒的封鎖可能涉及過去經驗,包括教育程度、成長經歷或重大創傷。當事人雖然否認,但我們仍可從潛意識行為看出端倪,如性格改變、嚴重失眠、身心症狀等等近期產生的變化。

有些較年長的當事人,壓抑與否認都有,這通常與時代背景、教育知識、家庭位置及環境窮富等脈絡有關,如在窮人家庭,生活過不下去,談論悲傷可能造成崩潰、無法工作更無法生存,亦即在窮忙下沒有「時間」留給自己療傷。這些較複雜的悲傷反應,請盡量尋求社會資源,整合社工、家屬團體、心理諮商、甚至是藥物協助才會有幫助,單純的一對一能力真的有限,也容易陷入「凡事靠自己就能扭轉現況」迷思,導致再度受挫。

2.教導當事人表達悲傷

即使當事人同意、允許悲傷存在,但若缺乏引導,悲傷情緒一樣難以表達,就好像同意有騎自行車的需要,但沒人教還是不會騎(當然也可以自己摸索,但要有強烈動機才能冒著受傷的風險且持續),又好像現代社會已允許男孩示弱,但…男孩要怎麼做?從沒示弱過的人是不知道如何操作的。要有人帶領,才不會喪失學習動機回到壓抑的慣性上。

如何表達悲傷及思念,則盡量藉由活動或儀式操作出來,如:直接談論意外過程;與家屬一起看逝者相片、遺物;回憶逝者生平;寫信給逝者;繪畫、角色扮演及認知調整(告訴家屬談論逝者並不會害他流連現世)等等。使用團體輔導也很有幫助,相同困境的人一起敘說,一起面對困境,彼此支持。

3.探索當事人的過度悲傷

除了壓抑否認,有些當事人則相反,顯現過度悲傷,生命停在過去不再前進。通常這代表逝者與當事人依附關係強大,逝者甚至是當事人生命意義、生活重心,此刻突然斷了連結,失去意義,情緒也就難以平復。

此時我們要探索的恐怕不是「失去」的部份,而是過去當事人人生如何走到與逝者的強烈依附。從自我敘說開始,協助當事人探索自己、心理重建,並重新適應世界及重定與世界的關係。

 

悲傷輔導並沒有階段但有幾項任務,Worden(1982)提出要經歷的四點:1.協助當事人體認失落並接受事實:鼓勵談論死亡事件。2.幫助當事人界定並適切表達情感:包括憤怒、悲哀、焦慮、愧疚、無助等。3.幫助當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下重新生活。4.協助當事人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發展新的人際關係。

佛洛依德認為「悲傷處理」的概念,是一種心理的耗損,儘管所愛的對象在現實中不再存在,但對象仍持續停留在他心中。為了解決理智與失去另一半及強烈的感受間的矛盾,便需要悲傷處理,由他自身以很多痛苦的過程來消除「與失去的過往對象相關連的欲望」,『在經過完整的悲傷處理後,自我就會真的再度自由,而不再受束縛』。(P.250)

 

參考資料:(頁數)Jens Bergmann(2015),《失控的心理學》,鄭秀慧譯,台北 商周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