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再敢跟我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我一定跟他翻臉!」他,六十歲,個頭小小壯壯,灰工作褲,藍領襯衫底下是飽經風霜的黑黝皮膚,「我母親是怎樣的人他們不知道,就只會這樣說…」他幾乎是吼出來的,在談及他母親時,情緒突然激動起來。

Mary MainAinsworth的嬰兒陌生情境實驗後20年,又觀察到關係依附的一種類型,稱之「混亂/迷失型(disorganized)」。當依附的對象是依賴源也同時是傷害源時,嬰兒會卡在一個該靠近或該避開兩種矛盾的反應之間,長期處於如此張力下,便會導致混亂/迷失型依附的人際模式。舉例來說,會家暴的父母,一方面孩子必須靠父母提供吃住、安慰等基本需求,一方面又要躲開父母以免挨揍,兩種張力下便導致他的矛盾,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這類孩子長大後的人際模式,主要特徵是「解離」,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也就無法相信自己的感受、思考,更不能作決定,容易陷入淹沒性的痛苦,且缺乏解決方案,就像溺水一般束手無策,輕的話當事人還是可以工作擔任社會角色,只有在對「與自己相關」的記憶、推理與話語上卡住,無法感受與表達,甚至邏輯失誤,解離重的話則是失去意識,或渾然不知做了什麼。

20160815.JPG 圖片來源www.yhnkzq.com

「誰再敢跟我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我一定跟他翻臉!」他,六十歲,個頭小小壯壯,灰工作褲,藍領襯衫底下是飽經風霜的黑黝皮膚,「我母親是怎樣的人他們不知道,就只會這樣說…」他幾乎是吼出來的,在談及他母親時,情緒突然激動起來。

他是勞動階級,互動時卻很紳士,前幾次他講了奮鬥人生的故事,令人敬佩,但他不是很想提父母,可是我需要多認識他,於是隨機挑選故事主題,片片段段也沒關係,有時候他像是描述一個不相關的人的經歷,邊講邊笑。最後我幫他整理出有關父母的回憶:

存活:童年不是玩耍,是生存

我母親打小孩根本不懂節制,甚至還用磚瓦K人,非要弄得全身是血不可。我4歲就必須幫忙農事,和師傅、母親一起犁田,粗重的器具對我來說實在太重,拉不動,停下來母親就會從背後抽打,每天被打被罵,即使會痛會哭還是得作完。母親外出閒晃常不在家,三餐也不固定,我5歲開始學煮飯,以前的廚房大灶比我還大很多,不小心跌進灶裡通常得爬很久才能上來。自己去洗鍋、洗米,撿稻草當材燒,這頓白米飯得來不易,每次都灰頭土臉。母親看見後便要我負責每天晚飯,且必須要在她回家前煮好,否則又會一頓挨打。

母親的個性暴躁、情緒化,常常拿我發洩,無論是惹她心煩或毫無道理,她就是打罵,若有明顯理由,像是打破一個碗,更可以天天修理,連打三個月。起初我還會哭,但越哭母親越兇狠,也就不敢哭了,不抵抗讓母親打到力氣用盡去睡覺為止。這些事其實父親是知道的,只是他老邁自身難保,沒辦法保護我。

再大一點時我就懂「要逃」,聽到母親的腳步聲就會自動反應,母親心情不好時半夜也會拉我下床毒打,實在沒一天好眠,不知道她何時會突襲,我睡覺時都提高警覺,聽到她腳步從前門進,就趕緊下床從後門逃,可能這樣我每天習慣只睡3小時。躲的地方可多了,樹上、草堆、豬舍都躲過。母親的體力非常好,有一次追打,追了三個村都不放棄,為了逃命,我不管溪水多深、山坡多陡,就是拼命往前跑,最後躲到山下樹林裡,藏著藏著直到天黑才敢出來,那時邊走邊流淚,想偷偷回家又怕被發現被打,還好回家時母親已經睡了。

唯一的快樂時光是遠離家

唯一快樂的童年是在阿姨家,6歲時母親帶我到阿姨家暫住,那天我一口就答應,根本巴不得離開家,因為不在家就不會被打。大表哥對我很好,一起到學校上課,我在教室外面等,等到下課再一起回家,每天都這樣,在教室窗外等,靜靜地坐地板上,後來老師看了就讓我進教室和表哥一起上課,一起聽課、一起唱歌,日子很快樂。可惜日子不長久,回家後又是一樣戰慄的生活。

到了小學,母親跟學校老師說,我在家裡有多壞多不聽話,要老師特別修理,老師果真對我處罰加倍,他說:「這是你媽媽交代的。」我在學校沒什麼朋友,不跟同學相處、講話,因為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傷,覺得自卑,制服根本蓋不住這些傷痕,同學們也認定,被父母、老師修理的不會是好小孩。

小學家事責任更多了,根本沒時間讀書、寫作業,但沒寫又會被打。自己煮的飯也不見得可以直接吃,母親高興時給吃,不高興就碗筷一收不給吃,連吃一頓飯都要看臉色。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晚飯前我發現忘記拿雨衣回家,怕母親又要藉機修理,所以即使天黑,我也怕黑,還是半夜跑回學校拿,翻過大門直奔教室,發現門都鎖了還四處檢查,還好有一個窗戶漏了鎖,進去拿雨衣趕緊再跑回去,誇張的是母親至始至終沒發現我不在家。

當時我心裡就想,只要有一天能夠離開這個家,就不會再回來。

只能靠自己,也只有自己

考上初中,算是我比較快樂的開始,不用在家,可以住學校宿舍,但如此一來我也得負責自己的吃穿,生活很艱苦。我必須半工半讀,每天省吃儉用,通常一個饅頭一碗豆漿打發一天,中午我沒東西吃,為了不讓同學知道,我假裝跟大家一起蒸便當,然後帶著空盒跑去校外的葡萄園躲起來睡覺,等中午過後再回來。

上課我很努力讀書,因為月考第一名可以拿獎學金,多少補一點也好;晚上的打工我去公路局挑砂石,那時候正在建濱海公路,全由人力開路,挑一擔可賺不少,收入算不錯,只是年紀小擔重物影響發育,所以我才這麼矮。

後來這事被知道了,傳到校長那裡,他想拿錢幫我,但我不好意思拿也不敢拿,覺得那並不是自己的東西,校長只好委託福利社老闆讓我每天中午吃碗陽春麵和魯蛋,另外他也幫忙讓我作校工補貼生活費。

初中畢業那天,我不回家坐在公園思考,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但就是不想回家。在公園一直坐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回去跟父母說我明天一大早就要趕車上台北。我整理自己的行李,也不過2套內衣褲、2件外衣及少許現金,回家不到半小時後就去坐車,付了車票剩沒多少,在車上想明天的日子怎過,算了,先到台北找朋友再慢慢打算。

成年後,母親依舊

如何照顧母親是一個問題,二十多歲工作穩定後曾將母親接來住,但她一如往昔對我謾罵指責,有時甚至坐在門口對鄰居說我多不孝,母親常跟我拿錢卻不懂管理,不是借給別人就是被騙,然後再來哭窮,拿不到錢就跟我吵架,到最後實在是沒辦法,尊重她是長輩,不想改變她,也不想跟她講話,讓母親回老家自己住。

沒想到這樣也能引起誤會,里長跟慈濟竟然來找我談要如何扶養母親,真不知母親又跟人家說了什麼,他們勸我要孝順,我告訴他們過去的事,他們卻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讓我火冒三丈,不客氣地回:「今天你講這句話之前,是不是該先去求證我的親戚、鄰居、村里,先去瞭解我們家真正的情形再來說。」天下就是有這樣的母親,卻不能論是非,我絕對反對這句話。

「混亂/迷失型」的依附與人際模式

過去社會裡「百善孝為先」,自然延伸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啻是為維護長輩的身分尊嚴,但行為當然有對錯,也有不是/不適的父母。有時候是父母本身的議題未解決,有時候是經濟環境無暇顧及,而故事裡的母親有可能真的無法擔任母職,她恐怕連自己在做什麼都搞不清楚。但無論父母有何困難,孩子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一樣會產生關係障礙。

Mary MainAinsworth的嬰兒陌生情境實驗後20年,又觀察到關係依附的一種類型,稱之「混亂/迷失型(disorganized)」。

Main假設,當依附的對象是依賴源也同時是傷害源時,嬰兒會卡在一個該靠近或該避開兩種矛盾的反應之間,長期處於如此張力下,便會導致混亂/迷失型依附的人際模式。舉例來說,會家暴的父母,一方面孩子必須靠父母提供吃住、安慰等基本需求,一方面又要躲開父母以免挨揍,兩種張力下便導致他的矛盾,不知道該相信什麼。父母自身的情緒反應是關鍵,如果他們也是混亂、遭受驚嚇而無措,甚至是解離的,與之互動的孩子也會從中累積此精神創傷,如地震倖存後父母本身無法復原,便無法照顧孩子,另外環境條件也有關連,如經濟貧困、精神疾病與藥物濫用。

這類孩子長大後的人際模式,主要特徵是「解離」,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也就無法相信自己的感受、思考,更不能作決定,容易陷入淹沒性的痛苦,且缺乏解決方案,就像溺水一般束手無策,最後逃無可逃就會進入解離狀態。「解離程度」是有區分,輕的話當事人還是可以工作擔任社會角色,只有在對「與自己相關」的記憶、推理與話語上卡住,無法感受與表達,甚至邏輯失誤,解離重的話則是失去意識,或渾然不知做了什麼。他們意識上希望改變,但無意識層面會強迫性地重建起過去的、極度不安全的關係,投射情緒並作些什麼讓對方討厭、想離開,當對方真的走了,他再度印證重複的挫敗、無望、得不到幫助的人生。進入治療關係更是如此,越靠近時,此類型的人會越感覺不安全,不相信是真的,會拋出更多試煉或自我癱瘓,讓治療與解決創傷變成不可行。

對於此類案主,治療關係本身就是治療。初期必須重複克服案主對安全依賴的恐懼,中期練習用言語表達、標記創傷,接著心智化與覺察,用不同角度慢慢重建人際連接,以及感受和思考(Wallin,2007),而這也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然而面對眼前的長者,時間、結構都有多重困難,我選擇繼續聽他的故事,並考慮有何社會資源可以提供。

對母親的矛盾

他的母親後來生病,在慈濟協調下住安養院,不過他也不想再碰面了,只願意付住院費用。他不想每次跟母親見面,都帶給自己很大很多的負面情緒。再過幾年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經不認得他是誰,可即使這樣,他心理還是矛盾、心情複雜,想探望又不想碰面,不知道見面後會高興、生氣,還是難過,他講這些故事時,無論是否有情緒,其實是把我隔絕在外的。他唯一能做好的是工作/社會角色,他對母親有很多疑惑,或者說他對自己有很多疑惑,他不知道是否被愛,是否值得存活,儘管他的人生奮鬥到可以拍成勵志紀錄片。

他有些理解母親或許年輕時就有精神疾病,但又覺得她一切咎由自取,又對她晚年失智感到失落,五味雜陳拿不定主意。「我看著母親的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告訴自己別再想了。」這是那天他終於去探望母親後的結論,在母親過世後,他的某些部份也一同埋葬了。

 

參考資料

《心理治療中的依戀》。David J.Wallin。巴彤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則以心理師自身經驗為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