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下篇重點:

1.從清初的反理學、乾嘉樸學、西學東漸及民初的「五四」運動,這些改變了「情」的地位與表達文化。詩作中有明顯的表述對象與抽象形容,而不是借物抒情或寄情於物。徐志摩的作品中已可見大量的西方語文習慣,加上西方翻譯文學的理論、小說影響,產生「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風氣。「情」在民初已容許個己愛情的存在,但社會情感文化仍在轉變期,混雜了東西方的情感概念。

2.作為一元唯物論,清代戴東原的心理學只有欲望、情緒及心知三大區分,且三者皆來自於「性」,是互相平等的。他的學說裡,「性」是本質、本性及人的價值,性的實體是血氣、心知,是現實裡人的情感欲望與認知理性;「欲」根源於血氣,因此欲也自然是性,「情」是欲,感物而動的產物,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欲。最後是「心知」,戴東原闡述孟子的說法:人藉由學習行動,獲取經驗學問,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與能動性,不會因為欲望是人的本性就放縱自己,知道節制與正確處理情感欲望便是善。而「心」是可以知識思想的器官與工具,透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及篤行就能擴而充之,最後當你自己能體情遂欲,情可以表達,也就能做到心之所同然,不會執著,才能推己及人,才有道德可說(張立文,1991;胡適,1967)。

3.語文及語文的工具會形塑我們對情感的身心經驗(1)即時性取代書信往返,如E-Mail、FB及LINE,(2)符號表情取代正規漢字;鍵盤取代手寫(3)社群溝通有其專用語言模式(如:社群術語),有社群專屬的譬喻與語境,這些特色都指向溝通經濟化,不講求美感或結構,只講求迅速,缺乏領會的意義。

4.如何練習說情:(1)推動情感教育:當每個人皆有語文工具和文化移動的空間,才有機會推動個己去反思內在狀態。Vygotsky(1962/2000)分出「為人說」及「為己說」的言說,前者是我們講的話包括發音、句型及字詞意義,皆符合社會語文規則,是讓聽者瞭解之用,後者則是完全不同的語言結構:「內在語言」,或稱個體化的言說。我們可教育這方面的空間。(2)性別言說的轉向:給女性言說賦予正當性及重要性,鼓勵談論與自我相關的想法、情感、價值;男性的轉向可先從書寫開始,並從他們所習慣的外在成就寫起,再慢慢轉向人際情感及內心衝突等的自白言說。

 

20160522.jpg

肆、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漢語文

文化影響文字使用與思維模式,知識份子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級官員,在經濟上是中等以上的地主,因而也是這個社會的真正主人(黃仁宇,1994),他們以儒家治世觀念來鞏固權力,到了宋明理學的二元論,強調「滅人欲,存天理」,情感文化被化約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及「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不可侵犯之聖言來壓迫卑幼弱者(胡適,1967)。至明末,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學說,開始對程朱理學有所衝擊,其中泰州學派李贄發展出來的「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開始肯定人們的生活慾望,肯定人們「好貨好色」的本性,並將西廂記、水滸傳推為天下之至文(盧國屏,2008;黃仁宇,1994)這時期也產生很多民歌,多數是情歌,善於運用比喻、象徵、誇張、烘托等視覺藝術表現手法,來表現人民對於愛情的自由願望與行動(盧國屏,2008)。

中國傳統與現代的重要分水嶺時期則出現在清代,朝代後期滿人勢力減弱,西方列強興起,強制門戶洞開,迫使政治、文化做了改變,學術系統也從清初的反理學,走向乾嘉樸學,接著西學東漸,以及民初的「五四」運動,這些改變了「情」的地位與表達文化。

一、戴東原的情感哲學

沈清松(2005)認為中國因為不注重「情」,導致中國哲學未發展出一套完整而平正的情感哲學,也造成大學教育裡缺乏情感教育課程。他從晚近出土的,來自孔孟學派的郭店竹簡<性自命出>中的:「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於情,情生於性。始者近情,終者近義。」認為智慧的獲得與情的生活息息相關,由此可見情的關鍵地位。

而對情的肯定與理論,清代的戴東原是第一人。他反駁宋代學者自行詮釋的理學二元論,他考證古書後,定義「性」為:「性者,分為陰陽五行以為血氣。心知、品物,區以別焉。」作為一元唯物論,戴東原的心理學只有欲望、情緒及心知三大區分,且三者皆來自於「性」,是互相平等的。他的學說裡,「性」是本質、本性及人的價值,性的實體是血氣、心知,是現實裡人的情感欲望與認知理性,這些皆是社會常情相關。「欲」根源於血氣,因此欲也自然是性,「情」是欲,感物而動的產物,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欲。最後是「心知」,戴東原闡述孟子的說法:人藉由學習行動,獲取經驗學問,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與能動性,不會因為欲望是人的本性就放縱自己,知道節制與正確處理情感欲望便是善。而「心」是可以知識思想的器官與工具,透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及篤行就能擴而充之,最後當你自己能體情遂欲,情可以表達,也就能做到心之所同然,不會執著,才能推己及人,才有道德可說(張立文,1991;胡適,1967)。

戴東原的哲學讓情欲的心理位置獲得平反,情感表達也有了正當性,只是可惜戴氏的理論在當時並沒有很大的迴響,一方面是社會風氣與結構未有改變,哲學要應用到生活的實用也還有段距離,一方面這個影響只在少數知識份子當中,而尚未普及群眾。

二、漢語文與文化價值變遷

晚乾嘉以後,滿人政治勢力逐步瓦解,國際勢力入侵,西學東漸,而國家的脆弱也讓知識份子體悟到強國要先強民,文化與知識須普及群眾的重要,其中語文是關鍵的工具,必須讓原是官話的漢語文變得通俗與普及,黃尊憲在《日本國志》中說:「語言與文字離,則通文者少;語言與文字合,則通文者多…」,於是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推行了「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寫法,加上當時很多新文學大量吸收西方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風格,讓漢語逐漸現代化,我們以徐志摩(1897-1931)為例,在其詩詞表達和愛情故事便可看出社會新舊文化交替的衝突。徐志摩散文「秋」的一段話:「我們靠著維持我們生命的不僅是麵包,不僅是飯,我們靠著活命的,是一個詩人的話,是情愛、敬仰心、希望…」,使用第一人稱書寫散文及日記,以白話文抒發己見和情感,又如詩「雲遊」: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雲遊,

自在,輕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無攔阻的逍遙,你更不經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澗水,雖則你的明豔,在過路時點染了他的空靈,

使他驚醒,將你的倩影抱緊。

他抱緊的是綿密的憂愁,因為美不能在風光中靜止;

他要,你已飛渡萬重的山頭,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為你消瘦,那一流澗水,在無能的盼望,盼望你飛回!」

詩作中有明顯的表述對象與抽象形容,而不是借物抒情或寄情於物。徐志摩的作品中漢語文已可見大量的西方語文習慣,加上西方翻譯文學的理論、小說影響,產生「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風氣。「情」在民初已容許個己愛情的存在,但社會情感文化仍在轉變期,混雜了東西方的情感概念,在徐志摩的愛情故事上,他先是順從傳統依媒妁與張幼儀成婚,「以身相許」建立家庭,接著反抗傳統與林徽音自由戀愛,從相知、相識到相愛,追求個人情感選擇離婚,在當時社會飽受批評。

三、語文工具的變遷

社會價值變成文化思維與文字使用轉變,電子科技與數位時代的興起,讓語文習慣也改變了(盧國屏,2008),如網路帶動個人部落格及社群活動,手機帶動簡訊,這些溝通工具有底下幾項特色:(1)即時性取代書信往返,如E-Mail、FB及LINE,(2)符號表情取代正規漢字;鍵盤取代手寫(3)社群溝通有其專用語言模式(如:社群術語),有社群專屬的譬喻與語境,這些特色都指向語文溝通的經濟化,不講求美感或結構,只講求迅速溝通(如:「就這樣子」=「就醬」)。經濟化的影響就是速食,缺乏體會文字意義的過程,另一項網路文學的興起,形式更為口語與自創規則,如火星文和台灣國語書寫(「我」寫成「偶」),這些新興語言在現今多元文化下每天不斷生產與死去。

工具的使用經驗與限制,影響了我們思維與語文表達的轉變,當我們使用網路交友甚至談戀愛的時候,那會是一個怎樣的路徑,語文又會如何形塑我們對情感的身心經驗,而這個部分與「少說多做」的傳統情感文化會有怎樣的衝突與融合,當青少年直白簡短但模糊的情緒指稱:「爽」,碰上內斂厚實卻無法言語的傳統情感:「悶」,或許這就是「代溝」的存在形式之一,這些議題須待有更多的資料作後續研究。

20160521.jpg
伍、後語:要怎麼說情感

漢語文與情感文化歷經社會變遷,但並不是全面西化,筆者在一篇訪談中老年男性的故事裡,老張[1]從羅東北上工作,在民國64年,24歲的年紀開始看雜誌交筆友,其中一位筆友書信4年後才見面,接著在咖啡廳約會1年,期間沒有任何身體碰觸,也沒有牽手,直到結婚當晚洞房才有碰觸,老張的婚姻愛情故事也是「以文相思、以身相許」,他希望兒女成家立業後自己就能退休,能和太太散步聊天,一起白頭偕老。但結婚二十多年後,社會價值變遷,老張卻離婚了,他那晚接到太太和兒女們一起遞上的離婚協議書,形容自己「被雷打到」,完全想像不到他為家庭的無聲奉獻:「少說多做」,一點也挽回不了家庭。

我們的社會並非全然西化,老張是典型的農民性格,自己學歷不高,卻很遵守社會倫理,也深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禮教影響,對於離婚,他視為人生的整體失敗,鬱鬱寡歡,深受自責情緒之苦。

不只是中老年,新世代的年輕人直白簡短但模糊的情緒用法,以及年齡層越來越低的初次性行為數據,也會令人聯想這是「以文相思、以身相許」的另類變形,情感經驗與語文表達仍然處於分裂的兩端,可見隱而未見的情感集體潛意識仍影響我們,社會同樣強調讀書的重要,壓抑情欲需求,就像我們常聽到「考上大學後,就可以由你玩四年。」的價值觀。那麼我們要怎樣說情感,讓情緒、情感與我們的內在情態彼此相連,而且可以表達出來,載東原的「心知」概念很接近西方的自我覺察與認知(aware、cognition),需要我們用心之明,予以覺察、判斷,尋求條理。

一、從上而下推動情感教育:

長期處於長幼尊卑的倫理應對,以及壓抑克己的情感文化,常常令關係中的弱者有苦難言,而「身體化」其實是面對家庭與婚姻壓力且無力改變時,將內在壓力轉向被允許的/看得見的身體症狀,產生「生病乃非我願」的現象,才能獲得家人和社會的諒解,藉此減輕壓力源或自身情緒的抒解。

如何突破這樣的限制?個人能向外反思倫理價值的真正意涵,反思社會體制所給予的壓迫,避免禮教殺人,而向內能作情緒覺察與自我照顧,不再壓抑。但如此的想法是很西方的,西方視個人為整合體,是可以在意識下展現自我的,個體能分辨自己情緒與所欲,以內在思辯作為決定的參考,並清楚地用語文描述。但非西方社會的自我與人觀是「社會中心的」,在社會關係下「自己」如何呈現將是更重要的(林淑蓉,2002),因此常常對身體的習慣是「勞動」,少說多做,而不是對身心經驗的認識,語文也不是拿來表達自己的。到醫院就診時便是典型的例子,我們口語說:「看醫生」,讓醫生來問來觀察,最後讓專業來診斷/決定我們的身心經驗。

普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就如消除文盲運動,由上而下,讓知識份子或政府推動情感語文工具的使用,建立學校教育裡的情感教育課程,並在課程裡探討社會倫理的背後意涵,學習溝通方式,先做好大環境給予情欲的正當、合理空間,鬆動家庭或婚姻關係裡過於嚴苛的禮教,當每個人皆有語文工具和文化移動的空間後,才有機會再推動個己去反思內在狀態。

二、從性別優勢中練習「為己說」

情感表達是一件重要的事,社會文化讓我們只能循禮表情,有一定的語文表達習慣,屬於社會性行言說,Vygotsky(1962/2000)稱為「為人說」的言說,意思是我們講的話包括發音、句型及字詞意義,皆符合社會語文規則,是讓聽者瞭解之用,但他又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結構:「內在語言」,稱為「為己說」,或稱個體化的言說,它不只是無聲而已,它是說給自己聽的一種言說結構,比原定的語文規則更彈性與簡潔,是個體運用思維的方式,而內在語言的形成與社會條件有關。

讓群眾從社會性言說轉向自我言說,從合作的言說到自白,從一個人之心到另一人之心轉向自己內心的功能改變(Vygotsky,1962/2000),在實務上的設計,則可以從社會上性別優勢裡去發展內在言說的可能,藉由文化中性別原有的表達模式,去延伸練習內在言說。女性的言說過去被放在小格局的位置,被認為只會講講閨情、三姑六婆或潑婦罵街之事,或者以「雜唸」的形式抱怨生活瑣碎,言說以傾倒情緒為主,缺乏組織與整體視野,最主要是在文化上女性被要求不能參與公共事務,導致語文的使用接近漫談,轉向的要點是賦予正當性及重要性,鼓勵談論與自我相關的想法、情感、價值;相對的男性言說以講理為主,言談過於客觀,對於情感有淚不輕彈,常是無言以對,這也與文化要求男性堅強、獨立有關,不可輕易談到脆弱之處,男性的轉向可先從書寫開始,並從他們所習慣的外在成就寫起,再慢慢轉向人際情感及內心衝突等的自白言說。

20160520.jpg

參考文獻

Vygotsky,李維譯(1962/2000),《思維與語言》(第七章宋文里摘譯)。台北:昭明出版。

Sousa, R.,馬競松譯(1987/ 2006),沈清松序(2005):《情感的理趣》。台北,五南圖書。

Haarmann, H.,方亦譯(2002/2005):《文字的歷史》。台中市:晨星。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1999/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社。

胡適(1967):《戴東原的哲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仁宇(1994):《萬曆十五年》。臺灣食貨出版社。

張立文(1991):《戴東原》。台北:東大圖書。

王實甫(1977):《西廂記》。台北:西南。

王實甫原著,沈金耀、陳麗先改編(2008):《西廂記》。臺北縣:新潮社。

盧國屏(2008):《訓詁演繹:漢語解釋與文化詮釋學》。台北:五南。

陳雪麗(2000):《情感教育-儒佛情緒觀的現代應用》。台北:五南。

王溢嘉(1995):《情色的圖譜》。台北:野鵝。

文榮光(2002):<兼論通靈症與華人人格論>。《靠岸》,P83-120。台北: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

李圃(2004):《古文字詁林》第二冊。上海教育出版社。

孟華(2004):《漢字:漢語和華夏文明的內在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臨嘉(1984):《悲怨的詮釋學研究—以一個離婚的中國婦女為例》。臺灣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

謝健雄(2006):《漢語成語情感譬喻之概念模式與語言結構》。大葉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蓉(2002):<情緒、自我與精神疾病>。《情感、情緒與文化:臺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P163-210。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陳俊志(2006),詹宏志序:《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台北,時報出版。

Abu-Lughod, Lila, and Catherine A, Lutz.(1990). Introduction: Emotion, Discourse and the Politics of Everyday Life. In Language and the Politics of Emo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1987).A phenomenology of the emotionally divided self. Self and Identity: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P287-296, N.Y.: John Wiley & Sons.

Sebeok, T. A.(2000).The Forms of Meaning: Modeling systems Theory and Semiotic Analysia.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 來自筆者「男性情感樣態初探:一位離婚男性的生命神話」一文,未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