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與薩依德的《知識份子論》相呼應,心理專業對外要時刻檢視自身,避免被知識/權力同化,對內對案主則要檢視關係,在傳、教與人生路上互為主體。

20160518.jpg
《我與你》I and Thou--Martin Buber(1923)

馬丁‧布伯是神學哲學家,在1923年寫了一系列的關係哲學,闡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該是什麼型態。他認為兩人間的關係,不是「我」-「它」,而是「我」-「你」,簡單說,是一段平等、互相開放、成長且創造的關係,「創造」不會沈溺於無為等待,而是奮然飛昇,與急欲探求的感覺相逢。

我舉個相對的例子:「我」-「它(我家的狗)」VS「我」-「你」的關係就會不同,前者可以是真誠、善意的互動,但不會有開放、成長及創造的互相提昇,「你」是具靈性的完整人格,不是僅有表象、本能、被動決定的「它」。「我」-「你」不是「我-你」,表示兩個獨立的個體又是相連的關係。當「我」進入「你」時,我不可能冷靜地分析你、認識你,此時此刻,我以我全部的生命相遇於你那備受煎熬、歧視的靈魂,我因你的每一痛苦、每一歡樂而戰慄,然而有時你又只是你/它,我才能又分離出來做我自己。這是人性真實處境,在這二重間折返跳。

「互為主體」的中譯在後現代的諮商理論中常被引用,如敘事理論,我們在聽案主故事時也是進入他的生命,因而生命交流,互為主體、互為影響。不過我仍然偏向馬丁‧布伯的說法,他舉了兩個比較貼近的例子:師生關係及治療關係,關鍵是他不避諱權力關係,治療師/教師本來就是比較強的一方與專家,因此除了傾聽、成為溫暖的土壤,同時也需親身教育、引導、帶領角色(如雙人舞中資深的一方),以真誠同在、知識共享、不藏私的態度,期待青出於藍勝於藍。底下是馬丁‧布伯的說法:

我曾在別處指出,真正的教師與其學生的關係便是這種「我」-「你」關係的一種表現。為了幫助學生把自己最佳的潛能發揮出來,教師必須把他看作為具有潛在性與現實性的特定人格,更準確地說,不可視他為一系列性質、追求和阻障的單純聚合,而應把他的位格當作一個整體,由此來肯定他。這就要求老師要隨時與學生處於二重關係中,把他視作夥伴而與之相遇。同時,為了讓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充溢整體意義,他不僅需從自己一方,且也需從對方的角度,根據對方一切因素來體會這種關係。他必得踐行這種施教方式,我稱其為「統括」(Umfassung, embracing/inclusion)。這當然取決於他能否激發學生,使其也對他執持「我」-「你」態度,把他也視為一特定人格,加以肯定。但是,倘若學生一方也進行「統括」,也就是說,倘若他也試圖於共同關係中去體驗施教者的角色,那麼教育關係將不復存在…或是它演變成性質完全不同的友誼關係…

另一種富啟發性的例子是真正的心理分析醫生與其病人的關係…如果他只是滿足於「分析」病人,即從其心理世界中挖掘出無意識要素,並把通過這種程序加以轉變了心理能投射到有意識的人生工作中去,那麼,也許他的治療會取得一定的成功,在最好的情況下,他能幫助心理紊亂無序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調整自己、統合自己。但是,他卻根本無法完成自己的任務──讓萎縮的人格中心獲得再生。惟有真正的醫生方能勝任此任務:他以深邃的眼光洞見罹病心靈中潛伏的統一性,但若欲如此,醫生必得與病人建立位格與位格間的伙伴關係,切不能把他當作觀察、研究的對象。為了把這種統一性解放出來,為了讓病人建立與世界的新和諧並實現其統一性,醫院必須像教師一樣,不僅僅拘泥於兩極關係中自己的一方,且同時要憑借「現時性」的力量站到一極去,設身處地的體會治療效果。同時,倘若病人竟然進行「總結」,站到醫生一極來體驗效果,則這樣特定的「治療」關係便不復存在。在人際關係中,既親若兄弟,又落落寡合,惟此種人才可治療他人,教育他。…

如果在一種關係裡,其中的一方要對另一方有目的、計畫地施加影響,則這種關係裡的「我」-「你」態度所依據的乃是一種不完整的相互性,一種注定了不可能臻於完整的相互性。

哲學的翻譯會有點繞口,我試著簡要詮釋:為讓案主邁向完整性、靈性,治療師進入兩人關係,empathy案主(此刻譯「神入」較為貼近)帶領他,建立關係,靈魂相遇不會無動於衷而互相影響,治療師踐行此施教方式(帶學徒,給工具、教原理、親身示範及同舟共濟),最終解放案主使其邁向人格統一。臨床方向是讓關係裡的案主,從視己為「它」的狀態,逐漸轉為視己為主體:「你」或相對的「我」。當案主逐步向前進,也將逐步靠近治療者,逐步同級,並慢慢轉成「我」-「你」的關係,案主也能同理、回應治療師,在同等級的狀態下互為主體,無分強弱,治療關係自然也不復在了,此刻也是結案之時。

我的信念也期待每個案主不僅能「成為自己的專家」,也期待他能掌握心理原理、習得復健知識、運用情緒覺察,甚至是青出於藍勝於藍選擇心理師之路,無論是哪一種結果,當案主自己可以發光發熱時,也是我們與有榮焉之時。馬丁‧布伯的這個信念是理想化的,要走到這一步很不容易,天時、資源、人和加上好幾年的時間方有機會,不過即使困難,想像曾為案主的他與我平起平坐一起理解人生,一起過好自己的生活,盡自己在世界的責任,這不就是夥伴相遇的意義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