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安身立命之所」
.20160419.jpg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青貧浪潮與家庭崩壞,向下流動的社會來臨!》立緒出版

作者寫了一篇序,我針對他的內容結合自己的觀點寫讀書心得。

在其他社會觀察的文章裡,曾提到「華人生涯神話」在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價值,簡言之要「成家立業」後個人才開始擁有「自己的空間」,才開始思考與作主,華人的路徑從「一段關係」開始,再逐漸走向「與自己的關係」。這樣的路徑並不同於西方根植「自我認同」概念:追尋獨立、進入曠野、英雄之旅。

作者是日本人,他以觀察日本社會的變遷來重新定義「自我認同」:「自己被他人認為是必要、且被他人所重視關心的信念」。我覺得這很亞洲文化,唯有堅信自己對誰(事物)是必要的、有誰(事物)重視關心著自己,人才能夠安心地過日子。也是從一段關係(成家、立業的被認同),穩定後再發展「與自己的關係」。

「成家立業」在父母輩的時代幾乎是一定會發生的,只是富裕、小康或普通的差別,當時討論的內容是怎麼做、怎麼分工,但如今面對的是「有沒有」的問題,社會條件已經讓我們不一定有「固定工作」,沒工作當然無法建立「家庭」,而這一範圍圈逐漸擴大中...而另一類人相反,他們為了維持這樣的條件,必須長時間工作,導致雖然有固定工作及家庭,但在關係中未必被認為自己是必要、受到關心與重視的,有關係但情感卻荒漠化、疏離化。

作者在此疾呼應重視「心理上的安身立命之所」,否則人性會找平衡,這群人就會在職場與家庭關係之外另找精神寄託,找到屬於自己的存在及安心。資本社會嗅到此商機,於是衍生各式各樣要付費才得以獲取感情、得到安身立命的市場化型態。其一,是在網路世界中引人注目這種實踐方式(或說是一種生存方式?);也有人埋頭於自己的興趣,或尋求朋友關係的慰藉;也有商品化購買存在及安心的解決之道,例如:「義工旅行」、「女僕咖啡廳」、「寵物業」及「婚姻所」等等場域。這裡的危機是,人們以「購買」代替為自己尋找生命意義。當然有些人是主動的,並不會讓自己落入如此的社會機制,但本書仍給我們很大提醒,面對未來我們將有越來越多的挑戰。

以此類推,求神、占星、算命及靈修,甚至宗教不也是如此,某些直銷團體更可怕,混合情感與賺錢的吸引力讓人同時滿足。如何讓人們擁有主動性,能為發現自己的困境、為自己尋找意義,更甚影響、改變社會,是心理諮商自己要警醒的,否則,心理諮商也會成是商品化、市場機制的共犯了。

書本序論網址:http://gushi.tw/archives/240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