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會隨機殺人事件的簡要4點提醒」

類似這樣的文章一定很多人寫,我嘗試將它講得很短,短到足以記住並在生活裡執行。身為與事件本身較遙遠的社會大眾,這4點是:

DSCN3286

1.不要細看、細聽被害人的痛苦過程。

你已經知道發生什麼事,便不需去了解每個細節,過度感同身受(如:想像她死前的感覺)會產生「替代性創傷」,結果自己也承受同等程度的精神傷害,一點幫助也沒有。

2.不需追蹤有關加害人的後續報導。

從心理學來看,一個失序行為的產生是諸多原因累積而成,對加害人的法律責罰請交由司法系統,如果覺得司法系統不足,日後可以參與行動去改變。目前別讓心中的不安轉為怪罪加害人成為代罪羔羊、擴大憤恨情緒,將剩餘能量回頭想想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及社會。

3.不須驚慌,持續信任人性,但也保持警覺。

扶助老弱病殘,建立社會福利制度是人類獨有的,勿忘初衷,且就統計學來說,這些受保護的弱勢幾乎不會攻擊人。重點在於「情緒失控」,家暴、幫派鬥毆、鄰居惡鬥、奧客行為都是日常會出現的情緒問題,嚴重的也很可怕,但我們總能避開或知道如何應對,想想我們怎麼做到的:保持觀察,並在信任與謹慎間取得平衡。

4.協助孩子。

孩子如何理解這個世界,是站在大人的肩膀及視野去認識的,大人要先整理好自己才能協助孩子,整理的方式請回顧前3點。年紀過小的孩子暫時不需要知道,懂事的孩子則需要說明與討論:不是單純的好人、壞人,而是悲劇沒人想要,卻有複雜的原因造成,重點是我們可以作些什麼幫助自己及社會,無論孩子懂多少都可避免他們捕風捉影、胡亂猜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