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驗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是我們第一個觀摩學習的大人,日後並反映在價值觀、性格養成及關係處理上。若家庭功能不彰,本身就是傷害與壓力來源,孩子將無所適從,欠缺安全感及家庭問題甚至會轉成孩子表現的症狀。孩子的觀察力強,但解釋很自我中心,他不會怪父母或這個家,以為都是自己害的,不能解決的現實及內心衝突,會讓孩子自己轉成(1)無感的旁觀者(2)矛盾的守護者(3)另尋天地的逃家者...等等保護自己的方式。

DSCN2604  

(1)無感的旁觀者。

孩子最常見的反應方式。讓人感覺他是住在這裡的房客,不是家庭一份子,表面孩子很自私,但事實上他長久經驗到參與也不能改變什麼,於是放棄掙扎,只管好自己,保護自己,是一種生存策略。孩子壓抑感受的代價是:「對什麼都無感」,而無感的習慣會延伸至成人,對未來迷惘、生活無趣及意識不到親密感。

(2)矛盾的守護者。

乖巧順從的孩子多數選擇這條路,犧牲自己攬下責任以換取家裡和平,擔任父母衝突的溝通管道、承受情緒或默默扛下經濟重擔,他是守護者,替大人補洞,不讓家庭瓦解。孩子起初對自己的守護還算有成就,然而隨時間發現守護也不會使家裡更好,只是勉強維持而已,最終會感到絕望憂鬱。孩子替代大人承受的代價是:成為代罪羔羊,他會自我譴責、自我貶抑,延伸至成人會友的議題為,人際自卑退縮、害怕不被喜歡。

(3)另尋天地的逃家者。

早早對家庭徹底失望,孩子大一點(國中)後急著離家切割此段關係,他讓自己早熟、獨立、能力強悍,最終會以「結婚、成家」為手段來自我拯救、逃離家庭(文化裡,「成家」才被承認是大人)。放棄原生家庭的孩子代價是:切割家庭反而失去與過去的連結,變得不完整,無父無母是一種孤兒狀態,孩子常感孤單、缺乏安全感、無法信任他人,結婚是為了逃家,但結婚後反而失去人生目標,婚姻關係也容易衝突或再次逃避。 

問題不在孩子與父母的對決,而是從家庭羈絆中解放

家庭問題多,受害者一定是孩子,但不是譴責父母的不成熟不用心,更不是鼓勵孩子與父母對決、挑戰父母。若一昧支持孩子切割父母、反對強權關係,這樣的結果反而會造成雙方關係破洞,日後孩子也會帶著罪惡感無法前進。

如果進入諮商,我們不能選邊站,情緒上可以支持孩子,但必須以家庭系統,包括社會、文化與傳統觀點的局來審視,怎麼協助這個家庭讓每個人從家庭羈絆中解放

1.使孩子心理與家庭分離但保持聯繫。意思是,仍然是家人但心理不被影響扭曲。

2.注重現實生活。諮商方向別只探討孩子內在,而是處理生活層面的議題,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

3.必須找家人來談,尤其是越小的孩子,不能只讓孩子孤軍奮鬥。

4.找到創造性成就。與孩子一起思考、討論,可以為家庭做的事,棉薄之力也可以,但是有效的策略,孩子能真正參與家庭困境,父母關係也會改變的。

就家族治療的觀點,家庭是一個共同生命體,擁有同一個歷史和關係依存,卻各自有不同的發展議題和心理習慣。情緒同理、帶領孩子,讓他覺得自己也有力量,同時也釋放自己需要被照顧的需求,最後以孩子之名把父母拉進來,讓孩子成為家庭改變的種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