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界線的成熟,從精神分析觀點來看,與客體關係發展有關。簡單一點地說,在童年期與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的關係如何,將影響日後的「自我概念」與「人際界線」。這兩項指標又分別與「自戀性人格」及「邊緣性人格」有關。人性本來如此,「接納、調整、整合」都是一輩子要學的事,性格總是能找到與社會共存的方法,因此無所謂對錯,自己喜歡又接受就好,唯有方法不再有效、人際挫敗,再也不能遮掩脆弱時,諮商與治療才能趁虛而入,而無論哪一傾向,性格表現背後都有個人的情感需求,自戀性需要被肯定及讚美,邊緣性則需要安全感與依附,他們也需要行為指導與關係練習,才能逐步確定那脆弱、發散的自我。因此,優先維持在有安全感的關係吧,等待好的時機再做調整。

 DSCN6571

「人際界線」指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界線。自我概念要發展完整與清楚,才知道如何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相處,並訂出一關係界線。
關係界線的成熟,從精神分析觀點來看,與成長中的客體關係發展有關。簡單一點地說,在童年期與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的關係如何,將影響日後的「自我概念」與「人際界線」。
這兩項指標又分別與「自戀性人格」及「邊緣性人格」的塑型有關。

邊緣性人格,人格關鍵字是「匱乏」。

在「如何塑型成自己」是破碎的,缺乏核心,自我是發散的,當然無以依據,不知道如何與他人、與世界相處。既然無核心,「情緒」本身就會帶頭,成為核心操控,出現衝動、極端、全有全無地要達成滿足條件,情緒被滿足了才會平息,所以「情緒勒索」要別人幫他完成否則也讓他難受(一種同命的概念)...,如果不勒索別人,情緒會反過來傷害自己。邊緣性人格容易移情並不斷重複過去挫敗的原生家庭經驗,其實他是希望浴火重生的,只是沒有外力協助下總是重複惡夢罷了。

自戀性人格,人格關鍵字是「卑微」。

他有自己、有核心,但那部份是自卑的,需要被肯定但不敢索求,拒絕與他人、世界深交,於是設計讓所有反應都在自己預期內;無法接受批評及拒絕,不如意時會掉落無價值感的深淵;平時情緒壓抑,雖由理性操控但常不切實際,萬一情緒操控時呢,也會跟邊緣性人格一樣處於狂亂狀態(不過鮮少情緒勒索,比較是自憐自哀)。軟弱陰暗的那一面是怎麼來的?這比較複雜,除了過去挫敗經驗,可能也與AS(亞斯)、ADHD(注意力不足)有關,當一個人無法解釋自己在幹嗎卻又總是這麼做時,都會是陰影面的負向感受。
兩類人格的共通點是:任潛意識操作。兩類表現是人格光譜的兩端,行為表現則可能交替出現,差別還是在關鍵字。人際的行為表現每個人都會有,我們可能會一時如此,但不會永遠這樣。
我的觀察是以兩個人際項度:「自我界線」及「社交能力(對他人界線)」切分為四種性格表徵。自我界線在於是否能保護自己,社交能力則在於是否尊重他人、溝通相處。太有界線的人,過於自我中心,偏向自戀性格;而太沒界線的人,關係來得快去得快,偏向邊緣性格,無論是哪一種都無法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真正溝通。這兩端性格多數日常功能良好,也有自己的保護色,短時間相處是難以分辨的。

人際界線性格4分法.jpg

性格表現分類
第1類:『怪咖』。
太有界線,無社交能力。

如電影《久美子的奇幻旅程》,女主角就是俗稱的怪咖,穿著、言行與社會格格不入,與他人無從溝通,彼此進不來,獨來獨往,完全活在自己對世界的解釋中。拒絕他人是一種保護,久了也會感到孤寂,於是自己產生尋找刺激及希望的方式,電影中的久美子也寄託於遙遠他方不可信的寶藏並開始尋寶,彷彿世界真的只有她一個人。這類性格描述,也可見於泛自閉症族群(如亞斯伯格特質),溝通障礙是「果」不是「因」。怪咖的怪不是自願的,無論是因挫敗或亞斯特質,他們都還是有人際需求,只是在無計可施下發明特定行為找刺激與自己玩(結果讓別人覺得更怪)。人性需要關係,即使真的缺乏關係,內心也要衍生出想像的對象,電影《浩劫重生》即在說明威爾森(給排球的人名)在荒島求生的重要性。如果有機會遇見怪咖,不妨靠近他問問他在做什麼,傾聽他的世界是什麼,同時也給自己一些啟發:原來還可以這樣看世界。
第2類:『寂寞者』。
太有界線,社交能力高。

社交能力高的人,通常是擅用社交面具、角色的人,行事禮儀進退得宜。社交好卻又太有界線的,表面上會跟大家都處得好,然而關係要進一步時卻退縮了,永遠停在某一界線前。太有界線的人是優先保護自己的,他們不是故意的,在缺乏情感教育基礎下又感於社會人際利害關係,於是凡事小心,不易輕信他人;另一部分也來自受傷的過去。當然這樣的保護久了依然會感到孤寂,又不能找人,於是轉而求信仰、道德(遵守規則是種寄託)等精神面的寄託,常見於中產階級、傳統男性,他們一旦依附上了,關係連結就會相當忠誠,也因為是唯一,分離時失落感超強超痛苦感覺分崩解離。
第3類:『松子』。
太沒界線,無社交能力。

這是比較危險的性格,缺乏自我認同又想依附一段關係,於是移情漫天飛舞,一旦進入關係,就將視為唯一,如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女主角用愛情補償生命缺口,但又看輕自己而毫無保留,於是她不斷重複過去曾有的傷害。此類傾向的人通常極具吸引力,會吸引對方來照顧她,不間斷以移情產生依附,然又會不自主地製造衝突讓對方離開,以驗證潛意識裡被拋棄的恐懼及悲劇,內心充滿矛盾,蠻像邊緣性人格的表現,若缺乏關係時會依附物質面(EX:錢、菸酒、毒)成為上癮症。
第4類:『照顧者』。
太沒界線,社交能力高。

從社會《照顧文化》衍生的性格表現,被磨練出來的「照顧者」總是以照顧他人為優先,等待從他人的回饋以肯定自己,甚至成為存在的意義,性格表現上強悍者如團體裡的大姊頭,軟弱者則如日本傳統女性「阿信」那樣。常見於勞動階級,遵循傳統角色的人。此類傾向的人數眾多,似乎是社會公認與讚許的種類,他們較少機會發展自我概念、檢視自己要什麼,也就較少自我界線。

諮商如何看待「性格表現分類」
人際互動時,「社交能力」是比較容易感受到的,我們很快地以為社交好的人便整體都是好的(以為獨立的人都很堅強),這是社會心理學的月暈效果,我們也喜歡這樣的人,這是意識上的選擇。「關係界線」的感受及解讀則是潛意識進行,我們往往喜歡靠近較少界線的人,因為不會被他們拒絕。這兩項能力是我們經營人際關係時的機制,不過有時常會矛盾,例如與對方深交後,才發現他的陰影面,然後自己又很錯愕。
人性本來如此,「接納、調整、整合」都是一輩子要學的事,性格總是能找到與社會共存的方法,因此無所謂對錯,自己喜歡又接受就好,唯有方法不再有效、人際挫敗,再也不能遮掩脆弱時,諮商與治療才能趁虛而入,而無論哪一傾向,性格表現背後都有個人的情感需求,自戀性需要被肯定及讚美,邊緣性則需要安全感與依附,他們也需要行為指導與關係練習,才能逐步確定那脆弱、發散的自我。因此,優先維持在有安全感的關係吧,等待好的時機再做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