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理論提到「自卑與超越」,人與生俱來都有自卑,而自卑會促使人們追求卓越、完美、成功,這是一種「補償行為」,當人整合成功時便達成「自我超越」,而失敗者則因過度補償或補償不足,讓自己更陷入自卑情結中,錯誤的詮釋方式讓自己無法與他人建立和諧關係及歸屬感。

「補償」的概念類似「過去所欠缺的,今日要(加倍)得到。」,又以情感關係最常見,過去欠缺家人的溫暖,今日要加倍得到那個只屬於自己的關係。補償在所難免,困難的是,有時我們連要補償什麼都不清楚,一股勁地苦苦追求,還是得不到,或得到了也不滿足,一直希望別人能幫我們補償缺陷。

可如果不知道自己缺什麼,又怎麼知道補償了沒,不滿足感便會一直存在。

larm-rmah-mvx4pSWJnI8-unsplash.jpg

 

穿著套裝的三十五歲女子,光鮮亮麗,身材姣好,此刻喋喋不休,說她想改善婚姻關係。她抱怨她的先生,工作時間太長、應酬太多,放她一個人在家;抱怨婆家環境不好,婆婆碎唸她,有精神病人要照顧,先生常常回家收拾爛攤。兩人常為小事爭吵,先生還曾家暴,她無奈搬回娘家。

她是漂亮,可我越聽越煩躁,一直晃神,注意力無法集中,連看都不想看,不知道怎麼回事?

我設法集中精神,轉移話題要她說一說她的故事,結果她講不出來,用一種「就這樣啊」的語態。我只好一項一項細問再拼湊她的形象。

她的故事

童年時家裡經濟欠佳,當業務的母親常工作到半夜,無暇管她及妹妹,父親當時沒有工作。她功課不好,國中時認識新朋友,常跑出去混,母親知道後曾狠狠修理她,傷心餘她決定離家生活。國中生沒什麼工作可選,聽朋友的先去酒店試作,只陪笑不賣身。她長得清秀,嘴巴又甜,會撒嬌,很多客人都喜歡她,也不缺男朋友。不過,她幾乎沒有女性朋友,她說她好像不懂女生人際圈的規則。

她的歷任男友,多數是恩客,有阿伯包養她,希望她乖乖待在家,不過她年輕耐不住無聊毀約,歷經半年精神折磨才如願離開;另一個剛好相反,她二十九歲那年愛上小五歲的阿弟仔,供對方吃住、賭博,把積蓄都用光了,卻被對方母親嫌酒店出身不好而被迫分開;還有一次印象深刻,初戀男友身家個性都好,卻不知為何逐漸遠離她,只記得分手後的第二天,她拿鑰匙闖進男友家,暗室裡默默等他回來,當晚是在警察局過夜的,過程怎麼了她真的忘了。

她高中讀夜校,後來勉強上大學,也去過諮商中心當志工,沒有正式跟老師談過,只是覺得進去那裡,感覺自己振作一些。她常說她自卑,很希望未來有個穩定與完整的家庭。

這兩年經介紹,她認識了現在的先生,離過婚有兒女,他從事商貿,經濟不錯,大她十幾歲,交往一年後她急欲成家,要求結婚以證明愛情,婚後卻不斷爭吵,她努力維持關係:求神問卜、常電話關心、固定性愛頻率,還是沒有她要的理想結果,她常缺乏安全感、情緒崩潰,覺得先生一點都不愛她。

不為自己負責

故事是我整理的,說的過程她常岔出去抱怨命運乖戾,先生不在乎、自己作太多…故事聽起來值得同情,但此刻就是不耐煩。婚後她就不再工作了,她說不習慣其他工作太累薪水太少,做不來。

她問:「老師,怎麼辦?怎樣才能讓先生懂他要改變。」

她說:「我有要他一起來,是不是下次三個人一起談,你來告訴他家庭該如何經營。」

然後我明白了,是的,故事值得同情,但是她「卻不覺得自己的人生該自己負責。」她凡事自我中心,責任外推,常情緒勒索,不決定也不負責,難怪沒有朋友,只有愛情還能賞光,且靠愛情補償缺口。

她來,不是要整理自己,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要先生配合她,克服困難率先符合她的需求,既要能養她又要哄她,讓她有「一個家」的感覺。她此刻是一個小孩,不是成人;她要的是一個父親,不是先生。可惜她無自覺也抗拒理解這些,我多次拉回焦點要她多談自己的感受,她只是敷衍點頭,然後就繼續抱怨。原本約談6次,但在第3次就拖延、忘記、有事,不斷改約時間,基於規定只好結案。我大概也能猜到,她得不到改變先生的答案,去找別的資源了。

這樣的處境是諮商最難應付的,對方有太多好條件躲避真正的議題,而諮商關係又尚未建立,只能等待吧,等待生命創造另一個缺口把她呼喚回來,諮商也才能趁虛而入。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為心理師所經歷的自省或經驗,其中案主故事亦經過改寫,但若大量使用案主故事,則另會加註〈已徵求案主同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