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列出改變的兩個路徑,但永遠有獨特的、適合案主的新路徑發生,也沒有永遠有效的路徑。

面對每個獨特的案主,心理師都要盡力了解然後腦力激盪發展屬於對方的改變路徑。

DSCN2732  

用『一朝被蛇咬(A:創傷情緒)、十年怕草繩(B:不合理信念--防衛行為)』來做舉例,上篇說過當一朝被蛇咬後,那些沒有被處理的創傷情緒,被往內壓而形成了過度保護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再進一步從信念發展出「防衛行為」。要如何調整?告訴自己的身與心,此時非彼時,可以放下警戒全新體驗,大約有兩種路徑。

路徑1,「心的復健」

從A開始:故事敘說、依附關係

不急著處理行為,而是先從探索A開始,回到過去的情緒經驗。

以故事敘說事件裡的A-情緒經驗,同理這個情緒。例如說這個情緒是一般都會有的(正當化)、與情緒對話讓情緒舒展(當時你的感受如何?如果是我就會生氣會做什麼事)、撫慰情緒(你當時真的是不容易,我有些心疼)。梳理情緒使案主願意理解自己,同理過去某種情感所以會產生某種防衛行為B,讓案主產生覺察,解釋,接納並自我撫慰,情緒不被壓抑,才有空間鬆動「不合理的信念」。如有些人認為「哭」是不好的,會造成他人麻煩。這些信念的發現與打破,便是做情緒喚起並即刻碰觸,使其相同情緒卻有不同感受(任其「哭」,宣洩是很放鬆的感受,不是過去還要對抗它忍住它,這個新體驗是諮商室裡兩人共同創造出來的。)

一般做「悲傷輔導」也是這樣,從依賴關係過渡到新的生活,需要情緒的理解、辨識、釋放、接納、重新詮釋、新的感受。多數人就是為了逃避情緒才有防衛行為,因此諮商關係的依附、陪伴與支持很重要,一起作都比自己作要好。情緒覺察與接納後,防衛行為就會失去功能,改變是順其自然的事,也就是「頓悟」,缺點是這路徑的需要長時間諮商,許多案主不見得有耐心、有時間。

路徑2,「身體的復健」

從B開始:行為、生理的回饋

B的部分為不合理信念及防衛行為,簡言之要作案主習慣化的破除,靠的是理性及規律。

「不合理信念」:可用認知療法、理情治療進行抓錯與矯正,議題不能太複雜,如處理人際關係的「我一定要獲得全班同學喜歡…」,藉由討論以信念的例外舉例作辯證調整。但若卡住的點在深層情緒,例如創傷經驗,就只好回到A來處理。

「防衛行為」:有時不合理信念實在太久太黏了,像一團發霉的腐朽物,身體會自動反應,探索過去又進入死胡同,此時我會暫停探索,先作行為調整及生理回饋,例如行為治療裡的漸進法或洪水法(參照底下「怕鳥的女人」),或者簡單一點的作法:「每天對鏡裡的自己加油勉勵;先做了再說」,從身體的生理回饋,試著帶回行為改變。

 ---

結合認知及生理反應作改變的例子:「怕鳥的女人」

一個怕鳥二十年的女人,她怕鳥、羽毛、聲音及鳥的圖片,遠距離看見就會閃避,若近距離則引起恐慌、尖叫失控。她求助各派諮商,包括催眠,探索任何原因都沒用,就算找出怕鳥原因也無濟於事(知道童年有被鳥攻擊)。最後她來到行為治療的專家,專家在初次會談就告訴她,「待會我會從抽屜拿出鳥羽毛,並且放在妳手上。」案主一直抗拒,但也沒其他辦法而勉強答應。

專家一邊從抽屜拿出羽毛,一邊重述這句話與他的動作,他正在作什麼,等下會怎樣,讓案主大腦預作期待。

「羽毛在我手上,等下會慢慢地放在妳手心,什麼事也不會發生,它只是一根羽毛…」、「羽毛已經過來了…什麼事也不會發生」,過程案主開始別過頭、害怕、尖叫,專家繼續作他的動作也繼續重複這句話。當羽毛放到她手上時,她仍在驚恐害怕、身體發抖,專家繼續說話:「什麼事也不會發生,它只是一根羽毛,你的手只是感覺到一根羽毛…」

羽毛仍在手上,案主的恐慌反應及情緒從很高慢慢地降低,約略五分鐘最後到情緒結束。這次事件起了防衛作用,但失敗,鳥羽毛就是在她手上五分鐘之久,但什麼事也沒發生,經過這次驚恐,身心確實接收到「什麼事也沒發生」的訊息,怕鳥的反應也逐漸消失了。治療好了!真是神奇。

 ---

即使我列出改變的兩個路徑,但永遠有獨特的、適合案主的新路徑發生,也沒有永遠有效的路徑。面對每個獨特的案主,心理師都要盡力了解然後腦力激盪發展屬於對方的改變路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