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知學派裡,處理當事人「不合理信念」是很重要的步驟。何謂「不合理信念」呢,就是我們常用的「應該」、「總是」之類的句子,例句:「我應該要讓大家都滿意」、「全班沒有一個人喜歡我」、「我總是擔心說錯話,而說錯話會有更慘的結果,所以乾脆不說」。「不合理的信念」帶來不合理的行為,以致當事人行事一定小心翼翼,提心吊膽,最後沈默抑鬱。

DSCN2602  

認知學派的作法像是抓漏,抓出不合理的信念,審視、反思、釐清真正的期待,改為合理的信念,如:「不會所有人都喜歡我。」 

在諮商室裡,如果當事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那麼這句成語的背後含意,就是認知學派裡的「不合理信念」。

『十年怕草繩』,只要類似蛇的身影、圖片就會害怕,看見杯弓就以為是蛇影,結果只有嚇到自己,為了躲避相關蛇影,很多事都不能作,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心理。當事人沒有合理分辨現實(水泥建築裡不會有蛇,且不是所有蛇都有毒),因此以認知學派作為諮商焦點,便會放在如何修正這句『十年怕草繩』。

 但是,我會放在「一個人的信念是怎麼來的呢?」這個探索。

一個人會相信什麼(信念),正與他自己的情緒經驗有關,也就是成語前半段『一朝被蛇咬』後的情緒經驗,「被蛇咬」是什麼情緒經驗呢?我們想像一下,感到驚慌、害怕、疼痛甚至擔心死亡,「被蛇咬」整件事以及事件裡的情緒,若沒有處理,反而被當事人濃縮成一個簡單信念:『想要避免再次創傷的話,那麼快閃類似蛇影的東西吧』,於是成為「先逃再說」的反射動作。

信念不是邏輯理性形成,更多是情緒經驗的濃縮,尤其是創傷經驗,那要改變信念就不是探討邏輯而已,而是回到當初事件經驗裡,釋放情緒或矯正情緒經驗,信念才可能鬆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