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與閱讀的相關活動日益蓬勃,日前剛好有機會參加一個談話節目,原意是希望我介紹一些讓女性瞭解男性的書籍,並對父職作介紹。但對談過程才發現,主持人沒按照腳本進行,卻習以為常憑著印象與認知與我反映男人的種種現象,主題不斷環繞著男性的情感疏離與暴力行為,說明男性就是這樣陷入自己的窠臼。回來之後我有點悶,似乎去介紹這些剖析男人的書,只為了證明一個「男性自作自受」的結論嗎?

男人的形象是什麼?大家都說男人要改變,怎麼變?我覺得有一些脈絡是需要被兩性瞭解的,如同我們回頭重新理解婦女史一樣。 

DSCN6475

「女生向前走!男生被推走?」

社會結構改變和女性主義運動的崛起,女人也開始投入職場,以知識和頭腦競爭的時代,女人慢慢表現出不輸給男人的長處,甚進而擔任管理職,尤其是21世紀的女性,不再為傳統價值所困,不活在社會或男性的期望裡,她們在各階層發展出自己的聲音和力量。於是,以女性特質為主的性別運動綿延擴展,帶動性別意識的覺醒、自我探索與成長、回歸家庭親子關係。「兩性工作平等法」的正式上路,更是將性別運動落實政策的開始。

女人逐漸向前走,影響帶動整個社會,相形之下,男性既有的優勢開始動搖,並被質疑多年來未曾思考自己該如何進步、成長,因此女性開始問(或者要求):「面對這樣的改變,男性應該如何自處?」 

新好男人運動的省思[1]

    早在九○年代初,有些男性就開始回應性別運動,並以「新好男人」的形象重新定義自己。「新好男人」的核心概念在於,男孩因為許多心理缺陷而受苦,尤其是缺乏情感教育和具攻擊性,兩者彼此相關,當男孩無法容忍自己的複雜感受和脆弱時,暴力性的防衛行為可能因此產生,另外男孩也沒有能力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而造成他們痛苦而孤獨的成長經驗。有關男孩的成長文化,可參見「該隱的封印」一書,它說明了男孩的重大問題在於冷漠疏離,同時也強調強壯堅忍的男人形象已經過去,情感的坦誠、脆弱、聯繫才是新的道路。

「新好男人運動」強調傳統父親在情感層次上的失蹤,因此改變的處方便是:男人需要接觸與學習更多的女性特質。

「新好男人」的形象行之有年,溫柔體貼的男人也越來越多,他們努力作一個好爸爸、好情人,並學習女性特質:說出心裡的話、向他人表達情感、不用權威壓迫、和藹可親、情緒管理。

許多溫柔知性的男人如雨後春筍冒出,也深受女性的青睞,「好男人」開始學習另一種與自身文化迥異的性格與生活。這是一種選擇,男性改變本性,學習並補足失衡缺乏的女性特質,抑制帶有危險性的攻擊本性。於是,從小立志成為「好男人」的我,儘管成長中並不瞭解自己正在這麼做,其實早已身體力行了,要擁有「溫和、講理、民主、成熟、居家」這些特質,永不盛怒,避免失去理性而有暴力行為,要知道在這個社會,不論是法令或親人小孩面前,一次暴力記錄就足以毀滅一切了。最後,我一邊學習女性特質,改造自己,一邊則擺脫所剩無幾卻仍礙眼的男性特質,捨棄自我中心的男人習性。

只不過有時候,心中仍隱約有說不出的迷惘,除了已擁有情感的正當性之外,我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什麼才是男人的樣子?」要男生向前走,卻沒有方向,青春期參照的男性典範已被推翻,缺乏某種深切的男性認同,不知何去何從,感覺有些空虛,對於女性特質的學習,也永遠沒有比真正的女性同理來的微妙,總是帶著扭捏感或學不齊全的同理,於是有時候,為了善體人意,反而弄巧成拙像是軟弱個性。

這個模糊的疑惑,直看到一段諮商過程的描述[2]才比較明白:

有一對夫妻來諮商,他們問題的癥結是,太太說,她覺得先生發怒起來很嚇人,他的怒氣似乎憑空就會發作,而且好似「火山爆發」;先生卻覺得自己遭到誤解,他覺得她太敏感。於是她們轉而尋求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協助,故事中的心理醫生非常「和藹可親」,他似乎很瞭解兩人的問題,但不知為什麼,卻對他們幫助不大。

他告訴先生:「男人傾向將各種感受轉移到一個共同的途徑:憤怒。」但先生不確定這是實情。他說「我覺得,有時候我之所以會發怒,純粹只是因為我真的生氣了。」但是心理醫生堅持自己的看法,他鼓勵先生要更坦誠面對自己的感受,包括受傷、悲傷、需要等,他也談到男人的怒氣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我想你並不曉得,在他們眼中,你有多巨大、可怕」。先生同樣懷疑這種說法,「他們的確有點怕我,」他說:「但這一定有這麼糟嗎?如果孩子有點畏懼自己的爸爸,真的是件壞事嗎?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他們最好的朋友而已。我希望他們也能尊敬我!」

「畏懼,」心理醫師回應:「與尊敬並沒有關係。」 

聽了之後你的感覺是什麼呢?我想男女性的感受一樣大不相同。有一種過於簡單的誤解,但是男性卻因能力的缺乏而無法反駁。

我跟書中作者一樣,當傾聽先生描述自己被心理醫生誤解的深切感受時,突然明白這個世界彷彿比較重視關係的敏感和關懷,卻經常排斥男人的攻擊性。我們生氣的權利被剝奪了!這種深刻卻迂迴的本性壓抑,讓男人變成好男人後,如同拔了牙的狼,氣餒且了無生氣。 

男性特質的獨有性:高攻擊性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實驗,Duncan曾檢視美國白人大學生對於種族和種族間暴力的看法,他放映一捲黑人和白人爭吵的錄影帶,在爭吵不斷升高後,其中一人推倒另一人在地。詢問受試者結果,答案十分令人訝異,即推人者為黑人時,百分之七十的觀察者,均認為該動作為「暴力行為」;但當倒過來是白人推倒黑人時,則只有百分之十三的人認為是暴力行為,然後Duncan要受試者進一步去解釋所觀測的行為,結果發現,當推人者是黑人時,受試者認為這個暴力行為是來自黑人攻擊傷害的人格特質;而當推人者為白人時,則受試者認為暴力行為之發生是由於當時的「情境」造成,也就是說是屬於偶發行為,或者不小心造成的。(轉引Fiske & Taylor,1984 [3]

如果我們將黑人與白人的角色改成男人和女人呢?

是不是我們常認為男人的攻擊本性造成暴力行為,而女人的相同行為則是因為被壓迫受害等情境因素,最後才予以反擊?無論如何,這都是過於簡單的歸因與刻板印象。

「攻擊性」一詞,通常給人負面的印象,而且是被歸類在傷害人的特質,這既定的社會用語帶給人們誤解。社會心理學家給予的定義是,個體在面對環境、生物、社會與心理各方面的影響時,例如遭受社會權利的剝奪、戕害身心的生活經驗,以及造成傷害的人際互動,便會產生普遍的攻擊性反應,這是人類及動物的本性,並做出適應功能的動作,包含自傷或傷害他人。

大多數的研究證明兩性皆有攻擊性,而強弱則來自睪固酮的多寡,可是男性的高攻擊性卻被認為是一種本能或性格。新好男人運動所推崇的改變比較高估文化的影響,認為性格可以後天重塑,卻未包含力量強大、持續不斷的生物作用。這樣的結果反讓男人無法意識完整的自己。

特質是生物本性及適應社會的互動產物,無關好壞,而是端看運用的方式如何,若能加以適當的疏導與管控,它將成為男性力量的一部份,反之將形成破壞的驅力,變成一個危險的雄性。 

另一種典型:真男人運動[4]從本性建立起自信

相對於好男人運動,另一種典型「真男人」運動,則特別強調兩性的差異,而且需要被承認與重視,包括男人本來就好鬥、獨立自主、支配掌握、無懼競爭,並且該以此為傲。接納天生擁有攻擊性高的事實並非是為自己找一個行為推諉的藉口,反倒是男性的功課,要學習探索與接納屬於他自己的真實自我,並以此為基礎,建構起他與男性氣概之間的關係。

攻擊性的運用,更需要駕馭與引導,以達到積極而有建設性的目的,真男人要妥善運用攻擊性,建立屬己的權威、領導和負責,並能辨認各種的怒氣。「真男人」運動也在父職上有新的看法,強調「權威」的重要性,但不若以往傳統沈默威嚴的父親,情感教導同樣重要,但並非一味地模仿母親接納、反映、複製,而是有「專屬於父親的教育方式」,包括引導領導、掌握大局、設立規則、果敢堅定的行動與問題解決、讓小孩瞭解現實世界的「限制」及應對的方式。總之,「好爸爸」不是一味地壓抑怒氣,而是好好運用這種本能,利用它建設性的一面(像紀律或創造力),將怒氣轉化成合宜的訓誡反應,在小孩未成年時予以未來的引導。小學三年級時,因為想滿足打電動玩具的慾望,我常偷家裡的錢,溫和的父親前兩次使用替代性處罰,減少我的零用錢及看電視時間,但是我依然如故,直到第三次,父親動怒,用藤條體罰、面壁思過,我才真正改過。小孩子的我當然對父親的生氣感到懼怕,但也修正了自己的行為,父親的力量隨著成長過程形成一種男性權威,平常父親平時很少要求我作什麼,但只要他一認真起來,我大概都會仔細聆聽。父親當時的怒氣表達了對現實的限制,保護孩子對未來成長的認知。

「真男人」運動強調生物性作用的比重,不過我倒是覺得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同性別的深層認同』,像是心靈在尋找一種內在原型,去模仿與認同,這時候性別的關鍵差異就也是男孩的學習重點,包括攻擊性的運用、戰士、忠誠等潛在的形象與特質。無可推諉,「父職」便是小男孩第一學習的對象,其他像大哥哥、學長、老師、長官,我們不停地參照這些形象。

<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父親本職>一書作者提供一個新的思考,假如父母親都扮演擁有女性特質的角色,溫和而陪伴,就像同時有兩個母親在教育小孩,那會有什麼不同的發展結果?作者認為,有時候,父母的任務不在於陪伴,而在於領導;不在於應和,而在於從另一個觀點發言。因此父母不同的性別色彩,相輔相成的相處方式,同時能幫助孩子發展「他」與「自我」之間,以及「他」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 

改變的契機

無論是「好男人」或「真男人」,都代表了不同的男性反思,也指出男性不同的新道路。但女性最常問的是,「如何讓男性改變?」對男性而言,社會所給予的成長文化,原本就較缺乏內省的機會,加上面子問題,會認為「有問題」才需要去「自我成長」。因此除了個別的自發性外,有幾個特殊的時間點是男人改變的契機,可以在這些時候鼓勵他們作不同的探索。

  1. 1.      中年的反轉:時間和老化的過程常常會重新雕塑人生,當人類發展過了中年之後,開始會發展出「陰陽倒轉整合」的特質。男性在中年之後也是如此,一切外在的社會經濟競爭趨穩後,個人內在會開始互補取得平衡,包括依附與分離、毀滅與創造、青春與年老、男性化與女性化。因此兩性特質會開始融合平衡,取得和諧,也就是Levinson早先提過的辯證取向相同。這部分也可以參考<影響你生命的十二原型>P379,生命潛能出版。
  2. 2.      進入父職:新生命的誕生,通常會讓男人進入父親的角色,並藉由親子關係意識和體會到關係的變化與情感的聯繫,產生較多機會去回視自己的內在,進而改變現有的狀態。
  3. 3.      孤單與無意義感:雖然男性缺乏情感教育,但「悲情表現」或「悲劇性的男人」卻是可以被允許的。無論是青春期或成人期,男性在遇到心理困境時通常會感到巨大的孤單與無意義感,我認為這是協助男性探索情感的起點,進而作內在的整理。 

但就算遇上改變的契機,男性也不見得會開始改變,所以我的建議是,女性(或重要他人)可以扮演催化的角色,接受男性現有的樣子,鼓勵支持他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也許是屬於男人的方式),如同母親鼓舞小孩探索未知的領域一樣。 

其實,無論身為哪種性別,都有兩個共同的特色法:

1.兩性特質的調和—無論是學習女性特質或重新理解男性本質,兩性特質都應在個人內在有所調和,也許比例會因性別,或不同的男性而有所不同,但是兩性特質都應該同時存在,並進入辯證且趨於和諧的人格邏輯。

2.不管身為哪種性別,成就之道來自「辛苦獲得的自我瞭解」。沒有哪一種人天生就是真誠完整的自我,或者好爸爸、好媽媽,每一種性別、特質甚至親職,都需要探索與接納屬於他自己的內在,並以此為基礎發展真實自我。

 對男性而言,藉由如此的過程,才能找尋與重新定義其「男性氣概」的內容。與天下正在努力改變得男人共勉之!

  

<延伸閱讀>

  1. 1.      吳書榆譯(2000) Dan Kindlon, Ph.D. & Michael Thompson著。《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台北,商周出版。
  2. 2.      張蘭馨譯(1994) Carol S. Pearson著。《影響你生命的十二原型》。生命潛能出版。
  3. 3.      楊雅婷譯(2005) Mark O’Connell著。《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稱職父親》。天下文化出版。
  4. 4.      蘇晴譯(2004) 約翰.葛瑞著。《如何讓火星男人與金星女人相愛無礙》。生命潛能出版。
  5. 5.      黃秀媛譯(1999) Gail Sheehy著。《男人新中年主張》。天下文化出版。   


[1]新好男人運動的整理,可參看「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父親本職」P53-P58 天下文化

[2] 諮商過程的描述請見「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父親本職」P59-P64天下文化

[3]摘自徐光國著,(1997)。「社會心理學」,P68。五南出版社。

[4]真男人運動的整理,可參看「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父親本職」P65-P73 天下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